当看到这个话题时,我脑海里浮现的是当我年幼时,重要的人是父母,每当父母离开身边,就会大哭不止,就是所谓的寻找安全感。上学后,在学校有了同学的陪伴,可是一放学回家,推开门的第一眼,还是要寻找父母的身影。
高考后,远离了家乡,见到外面广阔的世界,重要的人是自己的恋人,每天一起上课,一起吃饭,把大部分心思都花在对方身上,关注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生宝宝后,重心再一次转移,重要的人是自己的孩子,为了宝宝各种注意饮食,与化妆品,过敏源的各种隔离,休息时间,睡眠时间,娱乐时间……能给宝宝的时间几乎都给了他,花费心思学习育儿知识,他的一哭一笑,时刻牵动自己的心。
心心念念不同时间段中生命中重要的人,可是,他说我错了,他告诉我:无论哪个时间点,都要把自己作为重要的人!如果自己做不好,就没法说对别人好!听了他的话,我猛的一惊,自已?我一直以来很少想到的就是自己……
其实对自身的认知和探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比如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我是谁?”比如牙牙学语的宝宝问:“我从哪里来?”比如歌词中唱到:“别问我是谁?”
可是一直以来,我都是依靠着别人找到存在感,找到安全感,他说我这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感觉时刻要陪伴我,我才开心。
仔细想想,是这样的,我没有太多自己的爱好,自己的空间,自己的朋友,要改变自己,做好自己,只有这样,做好自己重要的人,才可能成为别人生命中重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