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在之旅」越走越深,各方面自然也会越来越凝聚,这时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状况,那就是「窄化」。当越来越专精纯淨时,我们可能容不下所谓的「杂质」。在众多的成长理论与方法中,我们可能坚持自己的最好,而完全听不进去别人的观点或理论,甚至斥之为邪说。我们在凝聚与纯淨的同时有没有可能更开放呢?在坚持自己的选择是最正确之馀,是否能去听一听看一看,别人的观点与做法,可能也有可取之处。
在学习上,在生活的经验裡,我从不敢说我是绝对正确,我是最好的,因为每个人所需要的和所适合的都不一样,更何况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任何的学习,刚开始我一定完全听从老师的指示和教导,照单全收没有任何异议与质疑,此时完全的窄化,只听一家之言。当我练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开始去看去听别家的说法,特别是相反的。学习易经如此、静心如此、律动也是如此。我还会去做各种实验与嚐试,找出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如何更轻鬆省力地做,或是怎样能更有效率地完成,我绝不照本宣科如法炮製,因为那样做会让我窒息。
三十年前有一位老师教我做「脉轮呼吸 Chakra Breathing」,我完全依照他的指示回家练习,第四天起我觉得动作开始纯熟了,便仔细观察自己做静心时的整个过程,就發现老师强调要用双手不断的用力挥舞来增加呼吸量,其成效十分有限,并令我感到十分怀疑这动作的原设计目的。我参考另一门派的身体工作技巧,它们强调动力必须来自骨盘,并藉以带动整个身躯及手臂。我试着用它们的骨盘摆动方式来做脉轮呼吸,几回合之后,Bingo!我找到窍门了,轻鬆省力效果佳。一周之后我向老师详细报告并示范给他看。再过一个礼拜,老师说你的方式比较有效,现在他也依照我调整的方式做与教了。
我不会因为是不同派别或是敌对派系就完全否定它们的观点,这世界所有事物的存在必有它的道理与价值,只是我们看不看得到而已。在教学上也是如此,有时会碰到不寻常的学员,不管怎麽说明,他就是不懂并且做不来;或是完全坚持他自己的方式,不愿依照指示做任何的调整与改变。他们的固执往往会让我内心發火,很想立刻退费让他马上从我眼前消失。但很快我就会意识到,这是我内在的限制与枷锁。虽然根据实务经验与理论,我知道怎样做是最有效的,但对方还没准备好。而我被惹得火冒三千丈,修养还不够,功夫尚未到家啊!我要怎麽办呢?
我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困境,我必须打开心灵的枷锁,让自己更加敞开,才有可能进入更为宽广的境地,这样未来才不会有相同的情形發生。我先让自己停下来,再度向内凝聚,把他放在我的心裡。我勉强自己去仔细咀嚼他的话语,然后去揣摩造成他坚持己见的可能原因,以及什麽样的困难造成他不愿意改变。我思索着要怎麽说比较好,要怎麽做才能让他愿意去稍作调整,开始去尝试不同的做法与观点。我相信只要事情开始就会产生转机并带来良好的结果,而他会愿意吗?这样做会有效吗?我不知道。我只能督促自己不畏其难的去嚐试,至于结果就交给存在去决定吧!不管结果如何,终究我还是又向「开放」走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