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生日那天的早晨,我掐好时间拨通了电话,兴冲冲地说:“宝贝,今天是你生日哦”女儿淡淡地回应:嗯,咋啦?
我愣了一下,还是开心地说:祝你生日快乐哦!晚上给你过生日哦!
女儿不客气地反问我:一个生日,有什么好过的?
放下电话,女儿的冷淡和无所谓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沉思良久,我突然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其实出在我这里。
一直以来,在我的概念里,仪式感就是一种矫情,一种虚伪。我平时对待生活的态度太过随意了些,对待每个重大节日风俗礼仪,总觉得繁文缛节太过老套和繁琐,有点得过且过、无所谓的态度,这种处世态度和生活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家人和孩子,使得我们的生活因缺乏了仪式感而变得太过现实,也使得本该精彩的生活变得枯燥和乏味。
记得给女儿讲过一个童话故事的片段:
第二天,小王子又来了。
“最好还是在原来的那个时间来。”狐狸说道
“比如说,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说道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比如说,我的那些猎人就有一种仪式。他们每星期四都和村子里的姑娘们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个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园去。如果猎人们什么时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样,那么我也就没有假日了。”
仪式感,暗示你必须要认真地去对待这件事。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
小时候过年,家家户户都是提前很多天一家人齐动手打扫卫生,准备年货,即使家里再穷也会给孩子买一套新衣服。
结婚仪式,绝对是最重要的,通过繁杂的仪式会让新人们感受到婚姻的神圣,强化彼此的责任感。
小孩子满月的时候要喝满月酒,一周岁的时候会抓周,成人的时候要举行成人礼。这些都是在通过一种仪式暗示我们这个年龄的重要性,我们的人生进入了新的阶段。
仪式可以让人身心端正,目标专注,内心单纯。
黑夜的祈祷,简单的修饰,承诺,写信是仪式,喝茶是仪式,相爱也是仪式。这些仪式让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保有尊敬。
于丹曾经特意就仪式感写过文章,她认为与古人相比,今天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生命中越来越缺乏仪式感,而没有仪式感,人生就不庄严,心就不安静。
于丹说:一个女人生活中很重要的是要有仪式感。比如你选一个时间,在家里点上薰香,放上萨克斯或者爵士乐,有你自己的声响、味道,在这里你阅读,写日记,自顾自地发呆,洗泡泡浴,或是做一样小手工。今天的女人就是少了很多时间给自己作为仪式。我们总是觉得,有一点时间就跟老人待会儿吧,陪孩子玩会儿吧,给丈夫做顿饭吧,就是不拿来善待自己。
其实,女人天生就是很注重仪式感的。如果一个女人认为生活不需要仪式感,那她的生活能好到哪里去呢?一个生动的女人,永远不会让她的仪式感流失,就像于丹说的“女人是需要一些流光来滋养的”。
三毛的在撒哈拉沙漠里,讲述她跟荷西领结婚证的场景,他们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终于可以在远在撒哈拉的异国他乡,举办一场合法的婚礼。
荷西送了一个骆驼的头骨给她做结婚礼物,“骆驼头骨?!”,好吧,是啊,为什么不呢?反正三毛喜欢的不得了,似乎比送鲜花强上一百倍!
生活需要仪式感,这样生活才不至于无趣;爱情需要仪式感,这样爱情才值得尊重;婚姻需要仪式感,这样婚姻才不会麻木。
人生的每一次相聚、别离、热泪盈眶,那些曾经在你心中视为至高无上的仪式感,雕刻了你生活的模样。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喧嚣,杂乱,无序,甚至沉沦,这时候,请慢下脚步,稍事休息,花点心思在生活中增加一点小小的仪式感,两个人的晚餐会因为一张餐巾变得浪漫,普通的朋友聚会会因为扮靓出席变得摇曳生姿……
就算是再平常的小事,带着仪式感去做,就能够对抗生活中的消极因素。
这么多年来,因为缺乏一些必要的仪式感,生命中一些特别的瞬间就这样被错过了,心不在焉地生活,自然就没有美好瞬间这种东西——不能享受当下,又哪来的美好回忆呢?
奥黛丽•赫本的经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里,霍莉会穿着黑色小礼服,戴着假珠宝,在蒂凡尼精美的橱窗前,慢慢地将早餐吃完,可颂面包与热咖啡,宛若变成盛宴。
这诗意的仪式感,让苍白的生活光华熠熠,映照着霍莉心中美好的向往。
谁不爱蒂凡尼的早餐呢?可是又有几个人会反思自己生活,仪式感有多么匮乏?
给你的生活刷一次机,让生活慢一点,庄严一点,把它的灰头土脸忙忙碌碌全都抹去,仪式感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