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

从第一次把红楼梦抱回家,与红楼的缘分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六年的时光。它也算陪我走过了这一段最中二的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最初看红楼,只是好奇,也曾一度痴迷,与人辩论书中的是是非非。仿佛那些不是书中人,而是身边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到如今,看红楼,又好像有了别样的感悟。走到最后,大观园中群芳凋敝,宝玉出家。从前总觉得,那样的结局惨淡到心伤。

宝玉出家

美好的事物,期盼能长久,是人之常情。然而书生笔下,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走到最后,总难免落入神佛的结局。桃花扇里,李香君和侯方域走到最后,终于相遇,不是从此只羡鸳鸯不羡仙,而是双双悟道。白蛇传中,雷锋塔下二十年,隔塔相望的守候,等到雷峰塔倒,儿女成家,许仙和白娘子最终佛光加身,修得正果。情到深处情转薄,历经尘世折磨,彼此的爱化为超脱时的拈花一笑。

可红楼的结局曾让我万般不得解。少年的情愫,那样的美好,没有国仇家恨的裹挟,没有万般无奈的不得已,富贵乡里静日生香,青梅竹马的情谊,只怕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那样凋敝了。书中说,分离聚合皆前定。也只剩下那一句,冥冥中自有天意,能掩饰一二痛楚。大观园里这一段悲金悼玉的红楼梦,终究只是大梦一场空。

说来,与侯方域和许仙的悟道相比,宝玉的悟来的猝不及防。一夕之间,家破人亡,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温柔乡里的公子一夜之间无所适从。他只能选择兑现曾经那个黛玉眼中虚幻的承诺,你若死了,我便出家去。

共读西厢

这确实不是个好儿郎的担当。曾与同学玩笑,倘若我是林家人,绝对不会将黛玉许给宝玉。他大概是个好知己,但俗世浮尘里,他不是个能依靠的良人。到现在我还是觉得如此。不过,在书中,他原本也不是为担当而来。

无论是宝黛钗,还是其他人,都是应劫而来。生来就不属于这人间。书中形容,这一干风流冤家,风流孽鬼,陪绛珠神瑛下世了结这一段甘露之恩,灌溉之德。她们都不是仙,这大概是与许多神话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不是仙子,绛珠也不过是草木化成的女体,钟灵毓秀,却脱不开满身的劫数。通灵宝玉只是一块无缘补天的顽石。

所以他们不曾超脱,也无力超脱。

不知道,最终,出家的神瑛有没有重新回到太虚幻境?重新遇到绛珠的时候,是会相逢一笑,还是欲说还休。这一场劫,上天允了她们动心动情,却注定不能相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红楼梦影,可谓令人眼花缭乱者也。但它是乱中有序的。其中两位人物——林黛玉和妙玉,就有许多关联相似之处,今便略...
    一凡李子阅读 11,247评论 2 23
  • 表层习惯完成情况:早起(高)阅读(低)听力(中) 一天的韩语课很充实果然做自己喜欢的会很开心~慢慢适应慢慢调整赶紧...
    呀呀呀呀呀dream阅读 988评论 0 0
  • #日思一得#141. 反馈是礼物,无论你喜欢或是不喜欢。但反馈不意味等待,是自我认知的突破和重构,外界给你的只是助...
    付小江阅读 1,638评论 2 1
  • 大黄来上海快一年了,起初在外环以外一个新入住楼盘沿街商铺开了个小理发店,房租省了,客人太少,也许事先估计到这一点,...
    子侠阅读 4,007评论 2 1
  • 湿才有意思,干才有价值。 苏老湿讲干货,今天讲的是:《中国人,都得认这个老子》。 做好事不留名;大家好,我是苏老湿...
    苏老湿讲干货阅读 3,345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