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把红楼梦抱回家,与红楼的缘分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六年的时光。它也算陪我走过了这一段最中二的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最初看红楼,只是好奇,也曾一度痴迷,与人辩论书中的是是非非。仿佛那些不是书中人,而是身边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到如今,看红楼,又好像有了别样的感悟。走到最后,大观园中群芳凋敝,宝玉出家。从前总觉得,那样的结局惨淡到心伤。
美好的事物,期盼能长久,是人之常情。然而书生笔下,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走到最后,总难免落入神佛的结局。桃花扇里,李香君和侯方域走到最后,终于相遇,不是从此只羡鸳鸯不羡仙,而是双双悟道。白蛇传中,雷锋塔下二十年,隔塔相望的守候,等到雷峰塔倒,儿女成家,许仙和白娘子最终佛光加身,修得正果。情到深处情转薄,历经尘世折磨,彼此的爱化为超脱时的拈花一笑。
可红楼的结局曾让我万般不得解。少年的情愫,那样的美好,没有国仇家恨的裹挟,没有万般无奈的不得已,富贵乡里静日生香,青梅竹马的情谊,只怕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那样凋敝了。书中说,分离聚合皆前定。也只剩下那一句,冥冥中自有天意,能掩饰一二痛楚。大观园里这一段悲金悼玉的红楼梦,终究只是大梦一场空。
说来,与侯方域和许仙的悟道相比,宝玉的悟来的猝不及防。一夕之间,家破人亡,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温柔乡里的公子一夜之间无所适从。他只能选择兑现曾经那个黛玉眼中虚幻的承诺,你若死了,我便出家去。
这确实不是个好儿郎的担当。曾与同学玩笑,倘若我是林家人,绝对不会将黛玉许给宝玉。他大概是个好知己,但俗世浮尘里,他不是个能依靠的良人。到现在我还是觉得如此。不过,在书中,他原本也不是为担当而来。
无论是宝黛钗,还是其他人,都是应劫而来。生来就不属于这人间。书中形容,这一干风流冤家,风流孽鬼,陪绛珠神瑛下世了结这一段甘露之恩,灌溉之德。她们都不是仙,这大概是与许多神话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不是仙子,绛珠也不过是草木化成的女体,钟灵毓秀,却脱不开满身的劫数。通灵宝玉只是一块无缘补天的顽石。
所以他们不曾超脱,也无力超脱。
不知道,最终,出家的神瑛有没有重新回到太虚幻境?重新遇到绛珠的时候,是会相逢一笑,还是欲说还休。这一场劫,上天允了她们动心动情,却注定不能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