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好呀,欢迎来到扬才君的语文课。今天我们终于要聊到大多数考生(至少我的学生是这样的)最头疼的一道题目——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虽然只有9分,但是难度大,很多学生往往第一关就game over了:根本就读不懂,就算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怎么意思就全乱了,简直是想死的心都有了,那可是9分啊!要了老命了。
那我们就要分析了,怎么每个字都认得,为什么连在一起就读不懂了。我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古诗词有些字是文言用法,压根儿就不是现在的意思,比如,“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路”,很多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文言知识,是很容易望文生义的,把这个“路”当成某条大马路,那就大错特错了。这里的“路”可是宋朝时的行政区划呀!你看,所以要学好古诗,必须要有一定的文言功底,否则,难。如果要提高文言文的,可以找我之前的两个宝藏资料来读,这里就不赘述了。
2、诗歌是一个符号系统,其中很多诗歌一定会有的一套符号,就是“意象”。为什么诗人那么喜欢用“意象”?有话直接说不就行了吗?哎,有话直接说,就少了诗意了嘛。大家读过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就应该知道中国诗是很注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无穷”怎么来?意象就是个很重要的途径。比如“冰雪”,懂语文的同学就一定明白,“冰雪”可不只是冰天雪地哦,还有一层深意在里面的。具体深意是什么,您把我后面提供的材料下载下来,就都懂了。
3、诗歌难读,第三个拦路虎就是,典故!很多时候诗歌字面意思基本上没问题了,但是诗人用的典故读不懂,也会导致理解出现偏差的。有些很陌生的典故,出题老师会发善心,给个注释,有些常见的典故,他可就没那么善良了。得,纯靠自己积累。毕竟,语文可是一门积累大于技巧的学科。具体哪些典故需要重点掌握,我也有资料。
好了,介绍了那么多,庐山真面目是:材料一,诗歌常见的100个意象,每个意象的表面义,深层义,都有了,就看你记不记了;材料二,诗歌常用的典故148个,既可以当故事读,而且还可以为以后读懂诗人的心思做准备,干嘛不读呢?






下载方式:看我的简介就知道了哦。
资源来自网络,本号仅做交流分享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哦。致谢致谢!
最后,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千万不要忘了点赞、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小伙伴。独行者速,众行者远。我们一起加油!
祝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