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附点墨笔锋柔,
无意写闲愁。
往事不堪回味,
梅香梦里长留。
临窗望月,
毓影稀落,
心向何求?
深山听风看景,
词文独醉心头。
三年前偶然参加了一次“卡迪侬”体育用品举办的野外徒步活动,回家后习惯性作了记录,本着分享开心快乐的初衷,发给了主办方。没想到竟然得到肯定,发表在他们官方的公众号上。异常兴奋和激动之余,也,感慨万千。
记得上小学从开始写作文起,每次评讲,老师都会把写得比较好的作文,拿到课堂上朗读。也许是天生对文字有一点爱好,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会被老师评讲。这对于小小年纪的我来说,简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以至于以后每一次写作文,都会搅尽脑汁力求写得更好更优秀,以便让自己小小的虚荣心在老师念作文的时候得到无限的满足。
后来上初中,因为性格原因,对诗词很是喜欢。尤其对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和清朝最著名的诗词大家纳兰性德的词爱不释手。到处收集她(他)们的作品,反复诵读,反复体会,悄悄的依葫芦画瓢,甚至“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一来二去,感觉其乐无穷特别有意思。于是乎乐在其中,乐此不疲,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只可惜当时未能归整留存。那些青春的困惑、年少的彷徨、成长的烦恼、情愫初生的羞涩与惶恐以及后来为此而生的苦遇,都只能永远留在过去的岁月,残存在自己的记忆中了。
告别学生时代进入社会,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猝不及防让人手忙脚乱疲于应对,那些还来不及发芽的梦想被岁月无情地压在了心底。多年以后,当一切慢慢走上正轨,终于有了自己的时间,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怀,在不经意间悄然滋长。当那些情感那些词句自然而然地堆积出现的时候,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于是,QQ空间里的日志便成了我情绪的出口。所思所想,所念所感,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不管三七二十一通通置于其上。
这些日志的权限,我都设置成所有人可见。虽然,这些东西只是自己渲泄自己的情绪,是自己对生活的认知和感悟,也是自己对生活态度、人生方式的一种诠释。可,编缉成文后,潜意识里还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欣赏。也许,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吧。
慢慢的,QQ空间里的日志数量在增加,写的文字也渐渐得到亲戚朋友的肯定和赞扬。
后来,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我大胆开了微信公众号,写随笔,写游记,记录美好的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小情小爱小文,随心随意随笔。
我既非科班,也不是专业写手。我只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用零星的片段时间,顺其自然写写我身边的人和事,用真诚来堆积文字,用文字来“涂鸦”生活,给自己平凡、平淡、平庸的生活增添些许乐趣。
我热爱文字,我酷爱文学和诗词,但我并不怀揣当作家的梦想,我的愿望很简单: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从中体味到幸福和快乐!
就象,有人说,写作是自己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是忙碌工作后心灵的一种放松。
公号坚持了半年,误打误撞进了简书。像坚持公号一样,不管别人做得怎样,也不管简书有什么规则什么变化,我只管默默写文,默默发文。有人点赞,心生欢喜,无人问津,也不沮丧。
转眼间,公号已坚持了一年,来简书也已快半年。虽然写的文章并不多,但对于文学零基础的我来说,实在也算收获满满。一年来,自我感觉,知识积累增加了不少,自己的文笔也稍有进步。
不仅如此,我在简书,认识了一些文友,我的一些文章,得到他(她)们的肯定和认可,他(她)们的鼓励和激励,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和信心。
虽然我的文字还是很柮劣,虽然我的文章有时候阅读量只有1,但是我并不介意,在文学这块土壤里,我在耕耘,我在播种,我在灌溉,我相信我一定会有所收获。哪怕成果微不足道,也好过一无所有。
曾经,有人问我,你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能赚钱吗?我说,不能。她说,那你不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我也一直在问我自己,我到底在追寻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无用之事?
后来,读到一篇文章,说陈道明在花甲之年畅谈到自己的人生感悟时,他说: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人生越往后,越想做一些无用之事,越无用,越幸福。
钱,能带给我们物质上的享受,而精神上的享受,则多元而丰富,比如喝茶,比如下棋,比如画画,比如听风……
我将继续,在烟火气息的生活文字里徜徉,写一些无人问津的琐碎唠叨。
引用别人说的话就是,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在文字里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