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本文原创非首发,首发于头条。按微头条首发创作者要求,头条发布72小时后转载发布于简书。微条 2502|| 多篇微条集合
(续前)
还有逢年过节之后,单位过节发福利,会跟一些电商平台合作,把职工的过节费打到这些合作电商平台上,有一些小电商平台是从京东或者一号店等等大的平台上拿货二次转手的,本身信誉并不怎么样,往往是在过某个节假日的时候,和大电商平台短期合作,如果发的福利积分你能够很快用完,应该问题还不大,一旦用的比较晚,就会在服务或者是发货问题上出现问题,如果造成了一些纠纷,对方也往往置之不理,再过不了多久人家就停止服务了。
这种职工福利服务商屡屡跑路或出问题的情况,在近几年屡见不鲜,我也特别奇怪,为什么都让我们单位碰上了,而在我来这家单位之前的以前单位,则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是社会经济环境不景气而造成的整体中小服务商信誉下降,企业经营困难,企业主道德低下么,还是我们单位工会所找的这些福利服务机构有问题呢。
这里面到底有没有问题,我们也不得而知,但确实有一些传言,但是每个人又没有相关的证据,像这种情况是不是在每年的纪检监察巡视活动当中,我们也应该进行举报呢。
正所谓是吃一堑长一智,广大职工为这种事情困扰的次数多了,受福利服务商坑害的次数多了,造成的金钱损失金额越来越大了,人们也就学精了,学乖了,学聪明了。
但凡是职工发的各种福利,无论是电影卡,蛋糕卡,福利平台积分卡,那都是第一时间在三五天或者一周内用完花完,绝不剩余,因为如果剩下来不用,时间稍微一长,那这钱可就说不准是谁的了。
当然,通过这种反应,大家基本上避免了各种无谓的损失,不肯再轻易吃亏,被别人坑害了。但是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的国企职工福利工作,到底是怎么选择的服务商?
在选择服务商的时候,是选择那些服务口碑良好,信誉卓著的大平台,好伙伴呢,还是某些在领导岗位上的人员,自己找的各种亲朋好友,关系户,临时拼凑起来的小电商平台,能捞就捞,能贪就贪,在每次合作机会当中,都要从中捞好处,每次都要捞一笔呢。
为什么每次倒霉的事儿都让职工碰上了,这到底是偶然的,还是某种工作方式方法,某些人的私心贪念,从而必然造成的结果呢。
如果用恶意揣测和一些风言风语传闻来看,恐怕可能性更大的,正是后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