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人,悟道,不如悟己

我是个喜欢总结人性和人生的人,也经常将这些总结分享给其他人,有点好为人师。好为人师这件事事后我想起来是有一点点羞耻的,我会自责:你凭什么教别人做人?但是渐渐的我发现,其实很多感悟我是从与别人交流中才逐渐感悟到的,比如有些事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可以这样想,却在聊天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新奇的角度从而能重新审视整件事。

大多数人的人生没有大彻大悟,也没有吃一堑长一智,那些大悟可能是受了无数次的伤才有了小小的开悟,那些智慧也许是吃了很多亏才长了0.5个智而已,结局是,有的人好像活明白了,有的人好像一直迷糊着,哪种人生更值得呢?

正因为人性的多样性,你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评判,没有哪个是更值得的,为什么混蛋坚持当混蛋,高尚者坚持当高尚者,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人性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红利",让他们能更加笃定的坚守自己。

所以,现实一直在教育我们,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你永远不知道他多享受自己的人性。懒惰是懒惰者的舒适圈,自律是自律者的天堂,和人性对抗的我们,最终会一败涂地。

那么,人与人相处就只能是无望的忍耐吗?并不是,又或者说,其实就是,但是,一些开悟的人并不叫这为"忍耐",而是"包容"。你不用改变自己,别人也不用改变别人,两个人相遇相知相处,就像两个相交的圆,必定是有一部分共同点的,你只需将注意力集中在那部分小小的重合部分,而不要纠结那大大的各自的空间。你想要进入你不了解的空间,这也是一种执念。别人也会想改变你这种想法,而你,愿意吗?

人有了想要"改变"别人的想法时就已经越界了,更别提他甚至想付诸行动。两块相吸的磁铁也需要摆正位置才能相吸,如果你非拧巴着来,那注定是不能在一起的。包容,其实就是接收,听不同的想法,知道不同的观念,但是接收又不代表接受,很多时候是:不理解,但尊重。我们大多数能做到前面三个字,而做不到后面的尊重。

而想把自己的感悟或观点分享给别人这件事是没有错的,因为我想开悟的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如果别人能悟到皮毛,也算我功德一件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