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不同于记忆,也不仅是用自己的话重述记忆内容。理解涉及对知识、技能及观点的恰当迁移与使用。《教育心理学》第九章《复杂认知过程》讨论了元认知这一复杂认知过程,探索了四个重要的认知领域——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创造性、批判性思维与论证,告知我们如何鼓励学生将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
一. 元认知
所谓元认知,就是有关如何进行学习和激发动机的知识与技能的使用,以及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与调节的能力。用于管理思维和学习的三个元认知技能是计划、监控和评价。计划包含决定在一个任务上花费多少时间、使用何种策略、如何开始等。监控是意识到“我是怎么做的”。评价则涉及对思维和学习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判断,同时按照判断做出行动。
元认知能力的一些差异是发展的结果,其个体差异可能源于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学习者之间的生理差异。
与所有的知识或技能一样,元认知知识和技能可以学会并能提高。对年幼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帮助他们“向内看”来确认自己的思维过程,以使他们的阅读、写作和学习能更好。对年长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在作业环节和学习材料中设置更多的自我反思式问题,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
二.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知道如何去做的知识。一个学习策略可能包括记住关键词的记忆术、确认组织结构的略读、写出回答题的可能答案。学习策略的使用反映了个体元认知知识的多少。
最初学习的方式会对我们随后的记忆和知识运用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首先,为了学习学生必须进行认知投入——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材料相关的或重要的方面。其次,为了思考和深层加工,学生必须付出努力、建立联系、精细加工、转换、创造、组织和再认识——练习和加工得越多,学习效果越巩固。最后,学生必须调节和监控自己的学习——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以及什么时候需要使用新方法,也就是元认知。学习策略的这些重要功能要求我们积极探讨如何集中注意和努力、如何深度加工信息以及怎样进行监控理解,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熟练的学习者有很多可以自如运用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使用,可以遵循的一些重要原则是: 向学生呈现几种不同的策略,不仅要有一般的学习策略,而且还应有适用于特定科目的具体策略;要教给学生关于何时、何地使用以及为什么使用各种策略的自我调节(条件性)知识;通过向学生展示他们使用策略后的学习与成绩的进步,可以激发学生使用策略的动机。为有效地使用策略,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有关内容知识的直接指导。
学生一旦拥有恰当的策略,他们在下列情况下将会使用这些策略: 任务需要良好的策略才能完成;重视完成任务的质量评价;认为使用策略的努力是值得的;相信自己能成功使用策略。要使用深度加工策略,学生必须持有这样的学习信念: 知识是复杂的,必须花时间来学习,需要主动付出努力。
三. 问题解决
所谓问题解决就是对问题创建新的答案,问题解决可以是一般领域的或专门领域的。一般问题解决策略通常包括五个阶段: 明确问题,设定目标,采取问题解决步骤,解决问题,评价结果。一般领域和专门领域的问题解决都是有价值和必要的。
为了准确地表征问题,我们必须既理解整个问题,又理解问题的各个部分。问题解决过程有完全不同的路径,这取决于表征和目标的选择。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是建立在对有关问题领域大量的知识储备基础上的。所以,专家作用不可小视。专家知道应把注意力集中到哪里;基于识别模式以及知道那些模式的变形情况,如何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是一种直觉,专家具有这种直觉;专家在问题解决中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并有能力去做。
四. 创造性
创造性是独立地重组问题,用新的、有想象力的方式看待事物的过程。创造性很难测量,但发散性思维测验可以从新颖性、流畅性和变通性等角度进行评估。新颖性通常从统计角度进行确定;流畅性是不同答案的数量;变通性一般通过不同种类的答案的数量来测量。
现在和未来的复杂问题需要创造性地去解决,多元文化经历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中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在互动过程中接受不同寻常的、有想象力的答案,示范发散性思维。
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够而且应该在学校中得到发展,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批判性思维精神,培养学生基于证据提出论点或者反驳不同论点的能力。
在一个情境中学习到的规则、事实及技能应用到另一个情境中时,就发生了迁移。原理、态度、学习策略、动机、时间管理技能和问题解决的一般迁移对学生而言,与基本技能的特殊迁移一样重要,教师应该为迁移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