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的你,是否还记得家乡的模样?那一片片油麦菜田,一座座木房子,一条条清澈的河流。
记忆中的家乡变成了现在中国的病灶,乡村成为了底层,边缘的代名词,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历史的矛盾与错误?
在这座城市中我常常觉得自己是游走在这里孤独的灵魂,所有的高谈阔论,生活与工作是那么的虚无,我们每天讨论着中午吃什么,今天我廋了吗?我家孩子今天要上英语课,明天要上舞蹈课……这些似乎是这座城市的人最关心的话题。每个人都有事情忙,但是,我却感到空寂。
它隔绝了灵魂的碰触。
我的家乡在沅陵,是一个民风纯朴的小镇。在这里,夜幕降临街上的店铺就已经全部打烊,集中在河边的广场上,烧烤,喝酒,跳舞,溜冰,逛集市,好不热闹,一座城市夜晚的复苏。
开2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我外婆的家,那是一个我对农村有初次记忆的地方,后来,很久,我都怀念着那里的人,那片土地。
那片土地碰撞着我的心灵,给我带来真正的安详,我喜欢听老人说年轻时的故事,即使那已经是她说的第10遍了;喜欢周二热闹的集市,附近的村落都会在这天来“赶场”;喜欢那座连接两个村子的桥,它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每次走在上面都会听到格叽格叽的声音,透过木头的缝隙,我能看到溪里肥硕的鱼儿,老人出完农活都会在这里休息,桥下可以看见下课后的孩子们在下面嬉戏。
很多年后,我再回去看那座桥,它因为发洪水,已经翻修了,涂上了漆,走上去没有格叽格叽的声音,也看不见河里的鱼了;溪里冒出了一座座“山”,因为政府要把住在山顶农民搬下来,要从这里挖沙,给他们修砖房子住,“空”了的河水,孩子们都不愿意去游泳了。
时代在进步,农村却变了模样,山河依旧,故人已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