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惊觉,独立后养的猫已经养两年了。
翻看了一下朋友圈,两年前的情人节我把它领回了家,整整陪伴我两年了。
盘点一下这两年,好像我们互相都影响对方不少,也搭建成了一个有温度的家。很多人对于我们养猫人的行为表示难以理解,其实不是难以理解,只是因为你在城外。
我相信所有养了一定时间猫的人都和我一样有了各种各种的“猫式”行为。
猫式生活
“月亮不睡我不睡”可能就是形容我和我的猫的,黑眼圈彰显了我们的人生态度;随心而动,此刻想干什么即使只有自己也要去满足自己的想法;微信电话找我有事说事,没事别打扰我猫着,打扰我我也不搭理你,生活习惯逐渐“猫式”。
猫式社交
“叫我一声独居女青年”我敢答应。“独”大概可以作为高度总结猫的一个字,拒绝虚假社交,拒绝别人占用过多个人空间,向往独处带给自己的清净和思考,太明白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过得舒服,这样的独又何尝不是猫咪标签的一种。
猫式恋爱
变的越来越慢热。遇到自己喜欢的观望一下,遇到追求自己的,太过热情的本能抗拒。即使在一起了也不想天天捆绑,各自独立挺好,不想给自己和对方太多压力。如果说养猫前就比较慢热,那么现在灵魂越发的自由。
猫式工作态度
越来越觉得自由工作者是一项多么令人向往的工作,一天当中不管什么时间只要做完就好,没有严格管束;同时对公司的洗脑式管理嗤之以鼻,尤其类似强制要求转发公司公众号文章更是:懒得搭理!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工作,但是让我其他东西陪绑?想都不要想。怎么想怎么看随你,反正我工作完成了,我不care。
猫式招欠
慢热归慢热吧,但是猫咪的招欠行为也学了个全。时不常的来一句凉凉的反讽,虽然懒得搭理你,但是无聊的时候总想探探你的底线玩儿,看你炸毛了就溜,一会儿还的回来嬉皮笑脸的逗你玩,要多欠有多欠,师从自家猫。
这些越来越高度统一的灵魂和性格让我们跟猫咪相处的极其愉快,在一起待的越久越发现,其实猫咪才是最会生活最有生活态度的动物,真是亦师亦友亦家人。
总说猫咪没感情,但是它接受了我赋予它的名字,承包了起床叫醒工作,承认了我在它心里的唯一性,产生了绝无仅有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把我划归为自己人。
久别之后,你会想它,会有归属感,会觉得一直有人坚定不移的在等你,归来之后,它亲昵的蹭蹭和求抱抱都让你明白,它也想你很久了。
归来时,你走进一间空屋还是一个家,区别在于,里面是否有一只猫。
——献给所有铲屎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