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样看书的呢?你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方法、习惯吗?(在脑海里想下)
以下是小马阅读背景:
小学中学的经历,小马不会独立思考,不会质疑书本的文字;
大学各种活动,毕业后要么加班要么贪玩,没有阅读习惯,因此阅读水平应该处于初中阶段吧。
如果你没想出自己的阅读方法、习惯,那么推荐你看下小马的笔记,有空的话也看下这本书。
豆瓣:《如何阅读一本书》
一、什么是阅读
阅读=主动+技巧+理解力+时间投入
(1)第一类阅读:阅读报刊杂志等,结果是获取信息。
(2)第二类阅读:阅读一开始并不怎么了解的东西,能增进理解力,获得知识、方法。
二、阅读的层次
(1)第一层次:基础阅读(认得字)
(2)第二层次:检视阅读(扫视。通过导言、摘要、序言以及目录快速了解主要内容。特点:强调时间。一定时间内,抓住重点。)
(3)第三层次:分析阅读(这本书主要观点、论据是什么,结构如何,结论是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未解决,是否存在知识缺漏或者逻辑问题)
(4)第四层次:主题阅读(如:一本秦朝历史和一本秦汉历史都有秦朝历史)
三、分析阅读的三阶段
1、阶段一: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摘要)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提纲)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2、阶段二: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ta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抓住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式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未解决。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ta没解决的问题。
3、阶段三: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请以批评。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说出评论前,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地知识与个人的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四、主题阅读(可理解从多本书找寻一个问题的答案)
每本书的位置 => 主题共识 => 关于主题的问题 => 分析问题,得出结果
(1)找到相关章节
一个主题在不同的书涉及的章节有多有少
(2)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
主题阅读是大量的翻译工作,将一种共通的词汇加诸多为作者身上。
(3)厘清问题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系列问题。
(4)界定议题
界定议题主次,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答案放出来。
(5)分析讨论
问题和议题按序排列,凸显主题。分析,得出答案。
五、辅助阅读
内在阅读:阅读一本书
外在阅读:借助其他书籍阅读一本书
A.相关经验
在你觉得自己了解了某一点上,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不能就是没读懂。
B.其他书
(1)主题阅读,在同一主题下,阅读多本书。
(2)阅读彼此相关书籍,依照写作的时间顺序来读,对你了解最后写的作品有很大帮助。(如:一个学说的发展)
(3)比起科学与小说类,历史、哲学类较需要阅读相关书籍。尤其哲学,因为哲学家互相是彼此了不起的读者。
C.导读与摘要
(1)导读不一定都对,就算对,也不一定完整。
(2)导读会限制你对一本书的理解,就算理解是对的。
(3)正确运用导读前提,尽力读完一本书。
(4)先读导读,可能会对书产生曲解,你会倾向看或者重点关注那些学者或批评家提出的观点,而无法看到那本书的全部观点。
(5)如果在读书之前阅读导读,那么你就属于导读了。
D.运用工具书
六、阅读不同类型读物
七、合格的读者
A.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1)这本书讲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一定更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有道理吗,全部or部分?
(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B.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读出言外之意
(3)做笔记,保持清醒
(4)写下感想,帮助记住作者的思想
C.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D.培养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