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培养自信的孩子,但是有很多爸爸妈妈的做法却无意中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比如:喜欢数落孩子
很多家长乐于攀比,回到家就喜欢数落孩子:
“你怎么这么笨,邻居家孩子比你强多了。”
“学习这么差,还好意思玩!”
这是很多家长都喜欢的口头禅,殊不知,我们一句句看似漫不经心的数落却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从而不自信,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如别人。
比如:过度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凡事过犹不及,很多家长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经常在孩子面前“哭穷”,或者不给孩子零花钱,不给孩子买东西等等。
殊不知,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心中产生“自卑”的心态,觉得自己很穷,不敢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聊天。因为父母灌输的“贫穷思想”,不自觉在心中产生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影响正常的社交关系。
比如:使用暴力的家庭
很多父母不会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行为,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或者大打出手。
这样伴随着家庭暴力的场景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或者让孩子的脾气变得暴躁。
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会让他产生一个错误的认识:暴力能解决一切问题。
比如:父母都很强势
有些家庭的父母性格非常强势,这也体现在对孩子平时的一言一行上,不准孩子做这,不准孩子做那,如果孩子一旦做错了,就会招来非常严厉的惩罚,从不与孩子沟通,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教育之下也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对于孩子而言,真正的教育是来自父母长足的陪伴,每一个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而很多父母都忽略了这一点,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迫加在孩子身上,不管孩子愿不愿意。
分享纪琼院长的金句与大家共同学习:
从今天起,我们要做一个有高度的家长。
1、我们要利用孩子发生的事儿,来提升他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大脑里有完整的系统化的,生活化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家长,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你提高他的机会。当大脑里没有这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的时候,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你收拾他的机会。
3、迷则行醒事,明则择事而行。家长的格局和高度,和你所在的圈子是成正比的。和你的孩子的发展也是成正比的。——从今天起我们要抱团成长,在实操班课程中找到良师益友,彼此成长,彼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