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爱,为权,失去心中真爱(周朴园)
一个是爱,错一辈子(鲁侍萍)
一个是爱而不得(周繁漪)
一个是相爱又不能爱(周萍、鲁四凤)
周冲我很喜欢,自认为全剧中最有思想善良的人,他望人人平等甚至爱四凤求能让她上学,他爱四凤只希望四凤快乐,不会像周萍一样从四凤身上索求快乐和安慰,也不会像周萍一样爱面子畏权贵偷偷摸摸没有担当,他的爱正大光明,他会当人面直接向四凤求婚,然而因四凤心理已有人而被拒绝,但他也毫不在乎,他想要一个完美没有压迫的生活,就算四凤带着那个心上人一起他也毫不在乎,因为他爱四凤,爱不是索求而是希望(上面几点在我后读《雷雨》序后,对周冲的这份爱也有了另加理解)。他也曾想过直接向父亲(周朴园)告知一切,无奈被现实击垮,但他从未放弃,他会在鲁家最艰难的时候给他们送钱,他会为了平等希望与鲁大海(一个最讨厌权贵,不信任何权贵的人)成为朋友,直到最后被周蘩漪拉住看到现实——四凤一直的心上人就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周萍。得知真相后,他有那么一刻沉默,他的母亲希望借自己儿子的力去拆散他们(因为他母亲曾和周萍有点关系,结果被抛弃了),然而他没有,他没去这么做,这出乎他母亲的意料,他母亲愤怒,甚至斥责他,也声称她早已不是他的母亲,她的心从和周萍发生关系的那一刻就死了,她放不下周萍(无语,也不是不知道他啥垃圾渣男)←(咳咳,我当时写到这很愤怒,但现在我依旧愤怒,不过这回我在心里骂),但周冲依旧没说啥,能感到他的失望,他说:“我忽然发现……我好像并不是真爱四凤,以前我……大概是胡闹。”他看到了现实,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在这我就想说,这么好个男的不要,要一个整天浑浑噩噩虚伪的周萍干啥?也许是颜值,也许是年龄,反正我真无语,(以上能看出我粗鲁的自论,先将就将就)真觉得喜欢周萍不值,开始人也只是拿她来忘记自己的罪恶——一个软弱且没有担当的男人。
不过不得不说说周繁漪,为了一己私欲,拆散了一对,明明两人都打算放下一切准备一起离开了,并且四凤的母亲(鲁侍萍)无奈、悲痛、悔恨后也决定释然,毕竟到现在为止已没有了退路,同意了他们走并且走的越远越好,过一个平凡的日子,到这她(蘩漪)却又来插一脚,自己都有儿子了不好好照顾,瞎管别人闲事,把周朴园喊来了,无语,酿成悲剧之一。(……又是一番粗鲁自论)
还有再说四凤她妈,她也是一个不愿面对过去的人,明明可以更早告诉四凤一切,从四凤他爸(鲁贵)想带走四凤时就告诉四风一切(尽管她抱有侥幸心理不会遇上周家),提醒她远离周家,不要和周家再有瓜葛,也就不至于后来的悲剧了,总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年少无知也得多动脑啊。(……)
不过看到最后一幕,我不知怎么了,我笑了,那种特别搞笑的笑,周冲好可怜啊,唉,从开始鲁四凤没发誓前雷鸣就一直轰轰作响,不停暗示着下文,直到她母亲逼她发誓我更加确信了这点,因为我不记得从哪看过的《雷雨》最后周萍得知四凤死也用枪自尽了,然后我就一直担心最后就剩周冲一人那该多可怜,这成了我的意难平,不是咒他死哈,就是觉得他的人格与这个世界太相对了,权贵中能有他这样思想的很少很少,他单凭一己之力创造自己心中的理想、平等的世界活下去太难了,在他父亲底下最大可能也是他接受了现实,不单指是在他父亲下面,他父亲也仅仅是权贵的一个照影,从鲁大海对周冲态度上也不难看出,作为不是权贵的底层人也不会再相信权贵的施舍与心,他们恨权贵,认准在这个黑暗社会权利就是一切:我可以反抗,不断反抗,但压迫的事实不会改变,永远不会,我们也不会再去信任你们。所以就更别提改变了。鲁大海的这种思想不是错,因为有成百上千的前例 ,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没办法啊,虽然在众多人群中会有像周冲这样的人,但他的力量太过微薄,不会动摇大的局面,所以最后剩他一个他,当看明白这种现实后,他会过得很痛苦,我不希望看到这样,如果结局是这样,那可能真的会成为我的意难平,不过当我看到他为把四凤叫回不幸也触电而亡时,我没憋住笑了,我觉得对他的后半生来说也许是个解脱,不过我笑的还有一点原因是,这也太草率了吧,的确重点不是镜头在他追四凤回来的过程,但,我还是想笑。
好了,言归正传,忽略我笑点的地方,那么,这剧的悲剧到底在哪?爱情的悲剧?放下与改变的悲剧?死去的悲剧?还是最后,周冲不知为抓触电的四凤死去的悲剧?为什么把最后这也定义是一悲呢?从开始周冲的出场,以及后来说的话就能看出,他是这个黑暗社会的一个对立,一点光,在周萍唤人打鲁大海时,他会直接说出:“这不公平。”然而这句话周萍也曾说过类似意义的,对蘩漪说的,他说:“我恨周家人,恨不得他们全死。”这句是他年少跟蘩漪好的时候说的,但后来他把这句话当做自己年少轻狂了,求原谅。从中还是能看出两人之间差别的。但周冲死了,不知道这点可不可以看做是世间唯一一点光也消散,所以悲。但这中也有喜,可喜的便是他不用再看到社会真相了吧,全剧还有喜的地方就是,周家大宅经历了这些事后,他们也稍稍安息了些,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了,这也照应了文中周朴园的话:“年轻的都没了,就剩下我们这些老的了……”但病的也真病了,疯的也到底疯了,也许这也是对他们的报应吧……
以上都是我读完全文后个人的理解,可能会有不赞同的地方,但我当时就是那么想的。其中人物说的话也可能会不那么准确(全凭记忆写的),但能保证不差那么多。
后来,我又看了附录中作者对《雷雨》的序,我有了更深的理解。部分理解能和作者对上,但对蘩漪就有很多不同了,我对蘩漪的感受是:不能放下,太执拗,多少有点自私和恶毒,好的地方看到的很少,这多少有点主观臆断了,忽略了很多。但,当我读完序后,我觉得,不仅这,全文中也还有我没读到的地方,它更深奥,更引人深思。之后我又重新翻看了序幕与尾声,前后呼应,简短,但貌似又诉尽了很多道理与无常,总觉心中又多了份回味,而不单单是读完全文后的感慨了。
下面是《雷雨》序
蘩漪地方在184中下至186最上
周冲在186第一段至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