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顾名思义乍一看这名字感觉很奇怪,以为是讲动物,其实不然,这只是一个比喻而已。
有一天,欧洲有几个小伙伴去澳洲玩,突然发现一只黑天鹅,大家都很震惊并推翻了欧洲人脑海中固有的形象,因为之前他们只见到过白天鹅,并没有看到过真正的“黑天鹅”,所以后来“黑天鹅”这个词就用来代替发生罕见的大事件。
而发生“黑天鹅”事件都具备3个条件:
第一:意外性
第二: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人类在事后找理由
“黑天鹅”事件都是突发性的,没有可预见性,常常颠覆我们的认知,结果或许是好的一面或许是坏的一面。
而目前最著名的“黑天鹅”事件共有6件,
一、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
二、1998年8月俄罗斯金融风暴
三、2008年中国雪灾
四、2011年日本地震
五、2016年英国退出欧盟
六、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初我们就遭遇了“黑天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毫无预兆的突袭,疫情不断肆意发酵全国上下无不恐慌,城市封闭,全民在家等候疫情风波平息,有的人失业了,有的人失去了亲人,有的人奋勇在战场上,有的人在毫无肆意的挑战着病毒,因为“隔离”而网络教育,线上授课,医疗事业等等行业充满了机遇。
而面对“黑天鹅”事件我们需要从中反省它究竟是什么,真正的价值所在,怎样避开它所带来的损失和挖掘它所带来机遇。
《黑天鹅》这本书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些答案,塔勒布从小就受到精英教育,精通十几国语言,并对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等多门学科有着深入研究。这本书的作者,叫尼古拉斯·塔勒布,他出身显赫,父辈都是黎巴嫩共和国有名的政治家。1987年全球股市崩盘,塔勒布提前重仓做空,大赚一笔,27岁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而且,他厉害的地方不仅在金融投资方面,更在于他对这个世界有着透彻的认知。于是,他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写在了书里。
《黑天鹅》在2007年出版,一经问世,就成为了现象级畅销书,轰动全球,至今已被翻译成33种语言。
在书中提到了几种常见的思维误区,我们来了解一下
第一种思维误区,叫证实谬误,意思是说人们总是习惯从自己过去的经验中总结一些规律,并用这些规律去推导其它事情。比如,你看前些天天气不错,出门不用带伞。于是你今天早晨出门,也没带伞,结果下午去见客户,路上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你被弄得一身狼狈,后面的事情也搞砸了。
生活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发生,不能以之前的经验来应对当下的事件,唯一的能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准备,去应对所发生的各种意外。
接着,我们来说第二种思维误区,它叫“沉默的证据。”沉默的证据”还能解释成功学的荒谬。很多人喜欢研究成功人士,总结他们身上的优点,比如聪明勤奋,勇敢乐观。我们都觉得这些品质是他们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可实际上,如果你有机会观察那些创业失败的人,你会发现这些失败者也同样聪明勤奋,勇敢乐观。而塔勒布认为那些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运气不好。但几乎没人关注失败者的想法,他们的经历也就沦为了“沉默的证据”,被大众忽视。
而现实生活中遇到事件我们并没有标准答案,打破常规型的思维方式,不断总结,找到正确答案,譬如:我们学习理财课程,理论上的知识以及规则我们都懂,理解透彻,也懂得如何去操作,但一旦实际操作起来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是我们所不擅长的,学过的理论知识也无法运用到实际操作之中,无法规避风险,预测不了市场的变化,一些自然因素都会让股市跌宕起伏。这些不确定因素和书本上的固定规则并不能帮助我们,就像“黑天鹅”事件一样,突然的袭击让我们措手不及,固定的思维模式让我们不能发现“黑天鹅”。
“黑天鹅”不确定的事件带给我们焦虑,压力,甚至恐慌,如何规避“黑天鹅”事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压力呢?
生活中,我们也要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比如,很多人失业,每天愁眉苦脸,还不起信用卡和花呗,没钱付房租,甚至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而那些卡里有存款的人就表现得很镇定,因为他们的生活不会因为暂时失去经济来源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会储备就意味着你的账户随时都要有充足的资金。千万别做生活中的月光族,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才能在关键时刻帮你渡过危机。你可能觉得储备看似不够精准,在没发生事情之前可能不知道储备什么。这就需要你多积累生活经验了,思考一下,什么是生活下去的必需品,什么是生存的必要能力。当平时注重这些方面的储备,一旦遇到突发状况,我们抗风险的能力就会很强,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一旦有了多余的存款,可以运用杠铃法则,80%用于固定存款,以至于突发事件不用恐慌,20%用于投资,即使失败了最起码能保本,也不至于倾家荡产,没有生存的保障。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曾说过:“与其去担忧无法预知的未来,不如踏踏实实过好今天这一天。”虽然黑天鹅事件注定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认真过好当下的每一天,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有时候,人生的美妙之处恰好是因为那些无法预知的事物,它们会给你的生活带来许多惊喜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