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偷白菜
文/罗阳
春节过后,我们老家最隆重的节日要算元宵节了。不过我们老家没有元宵节的称谓,就叫正月十五。
说到正月十五,在我印象中最深刻的要算偷白菜煮稀饭的习俗。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如果哪家种有好白菜,晚上是要被偷的。偷白菜干啥?煮稀饭吃。种有好白菜的人,据说巴不得别人去偷。至于为啥,我也说不清楚。
记得八岁那年的正月十五,白天艳阳高照,晚上明月当空。父亲早就看好了三爷家种的一片好白菜,并在白菜地边准备了一堆干柴。晚上,父亲带着我和堂哥堂姐们,带上一口大锅,一个备用的盆,几张勺子,还有大米。来到三爷家的菜地边,用几块石头支起大锅,在锅底烧起柴火。水是不用准备的,因为三爷家的菜地边就有一口小水井。烧燃火后,父亲便去采白菜,我们用盆在井中打水洗干净,之后淘米放在锅里煮。大约十来分钟,一锅稀饭就煮好了。
这时一群游百病的孩子从此经过(游百病也是我们老家正月十五的一大习俗,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孩子们手里拿着一支燃着的香,成群结队,四处游走,一路喊着“游百病游百病百病消除”,据说这样能够把一年的病全部游落掉,那么一年四季就不会生病了),父亲便招呼他们一起吃稀饭。
吃稀饭时,我们不用碗,就用勺子在锅里舀着吃。虽然这锅稀饭无盐无味,但我们却吃得很开心。
吃完稀饭,父亲又去菜地里采来一堆白菜,每人发一棵,要大家抱回家去,据说这叫抱财归家。
那晚三爷家的白菜被偷了许多,我很担心三爷发现了会怪罪,可是三爷不但不怪罪,反而显得很开心。因为第二天父亲带着我们去三爷家里,说起了我们偷他家白菜的事。三爷笑着说:“这事你不用跟我讲嘛,正月十五偷白菜,大家都会发大财。”
遗憾的是,正月十五偷白菜的习俗,并没延续到今天,只能留存在儿时的记忆里。那是一种淳朴的民风,是一种和睦的氛围,是穷苦日子里的一种情趣和期盼,就算是“偷”,也“偷”得很有人情味啊!
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不再听说还有谁在正月十五去偷白菜煮稀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渐显淡漠。儿时那淳朴的民风,能否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