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辰微光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在豆豆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给他报了架子鼓培训,在培训机构看到了一本书樊登老师著的《陪孩子终身成长》,翻了几页觉得挺适合我的,便买了一本。时隔多年,还是只翻了前半部分。我的好多书都是如此命运。
借着写读后感的契机,好好看完这本书,取其精华践行之。
“你必须成长,才能帮助孩子成长。用无条件的爱、价值感、终身成长的心态陪孩子长成有生命力的森林。”书的封面如是说。对于此,我很认同。
01 亲子关系中的共同点
大部分父母,眼里心里只有孩子,都期待孩子能成龙成凤。于是,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孩子不完美的地方,他们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们的担心和焦虑无穷无尽。孩子不爱说话,便希望他外向点。孩子外向的,又觉得他太调皮了,希望他乖巧点。我与同事就是鲜明的例子,豆豆很活泼,除了看书时,其他时间基本坐不住,话也特别多,让他安静的写作业都是一件极为挑战的事情。我很羡慕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小姑娘乖巧可爱,话少,放学就写作业,安安静静地待着。某天我和同事聊天,她说非常羡慕我,豆豆很机灵,很外向,她也希望她家姑娘能够开朗点,活泼点,交几个朋友。
如果说我和同事的交谈是相互安慰,那么大部分时候,父母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是在互相传递焦虑的信息,比如一年级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然高年级就吃力了;二年级很重要,因为题目变难了;三年级很重要,因为学的知识要与高年级衔接;四年级很重要,四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转折点……于是,整个小学阶段都在着急,都在比较,反而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02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在《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孩子一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健康状况都建立在与父母积极的、相互回应的、礼尚往来的基础之上。”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先生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这是一场爸爸课堂,课堂上老师在ppt上列出了两个公式“1个好妈妈=3个好老师”、“1个好爸爸=2个好妈妈”。
开完会后,他跟我交流,说1个好爸爸相当于2个好妈妈,也就是6个好老师了。由此也可以看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性。
父母每时每刻都在用语言定义和描述着孩子,很多孩子逐渐变成了父母所描述的样子。
除了语言之外,父母的行为模式也在影响着孩子。错误的互动方式养成孩子错误行为模式,比如当孩子做错事,父母打骂,会让孩子觉得当其他人犯错之后,我也可以打骂。
03 亲子关系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成长过程中,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个人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他和整个世界关系的投射。孩子小的时候不敢与父母起冲突,跟父母对抗的方式,通常是被动的、隐蔽的,他的内心会有巨大的压力。
在学前教育中亲子问题一般都比较融洽,但是当孩子上小学之后,很多问题就出现了,网上流传一句话“不做作业父(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这是很多家长陪作业的常态,豆豆上小学之后,我们家也经常出现这种状态。
樊登老师说这是因为,虽然表面上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作业,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核心来自父母自身。选择发飙和生气的父母自己还没有长大,童年时候总是被压迫、被欺负,内心是一个遇到困难无处倾诉的软弱、无助的孩子。
我反思自己,我和先生小的时候,父母都在为了生计而忙碌,虽然也觉得学习很重要,但受到精力和能力限值,他们有心无力,对我们的学习是属于放手状态,我们自由生长。当然那时候,我们的学习内容和作业量也不是现在的孩子能比的。
对于孩子的作业,我们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很是无助,就只能通过发飙和生气的方式处理。那该怎么办呢?樊登老师没有告诉我们,我想结合这本书的主题,那应该是要去学习吧,去自我成长!
书中推荐阅读书籍《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