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乔语白
原创首发于公众号:行锦集
投稿可戳主页简介。
1
在此之前,艾迪只是个一日三餐吃着4.5元一桶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普通作家。
她写柏拉图式爱情,写文史小说,写隔壁王老头的大黄狗。兢兢业业写了三四本,作品却沉在茫茫书海里,无人问津。
艾迪只好去向前辈请教。
在烟雾缭绕的出租屋里,秃顶的油腻大叔翘着二郎腿,看着被呛出眼泪的艾迪,意味深长地吐出了一圈烟。
“别人不敢写的,你写;别人写过的,你也写;跟着大众的三观,继续写。”
打量着这个墙角发霉的地下室出租屋,艾迪沉默了。
转身,关门。
听着后面传来的心灵鸡汤,深刻怀疑自己的脑子被塞满了泡面才会来到这儿。
比起所谓的朋友,艾迪还是更喜欢家中那台老式电脑。与它交流总是那样容易,也很少受到欺骗。
毕竟她曾问过好友“我会成功吗?”,回答是肯定的。为此她高兴了好久,可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她仍旧蜗居在发霉的地下室里,写着无人问津的小说。
2
那是艾迪最重要的一天。
当你知道一个疯子为什么疯了,那么恭喜你,你与他一样了。
艾迪在公园的长椅上发呆,当她起身时,猛然发现旁边蹲着一个人。就是这么凑巧,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逃不过“凑巧”这词,更别说艾迪了。
但那个人并没有说话,艾迪也没有主动去同他交谈的意思,仅仅只是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离开时,“这个人好像植物”的想法一闪而过。
匆忙回到家中,文字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跳跃到屏幕上。
小说起名《植物人》,写的是像人的植物。它尝试做人们做过的所有事,人类接纳了它,直到发现了它的不同:它不会笑。
被驱逐的植物沉默的呆立在了草地上……
3
艾迪成名了,一书封神,是她写书以来最强烈的渴望。
这种成功让艾迪发了狂,于是人们在赞叹之余,还要去寻找艾迪的踪迹。她那些普通的生活琐事被翻了出来,供大家参考分析她的思想。
直到这股热潮渐渐淡去,人们看见了又一部新的小说:《血玫瑰》,同时还有作者入院的消息。
头条里频繁出现着她的名字,在她的住所里,有一支用鲜血做养料的玫瑰花,随意插在一个矿泉水瓶中。
这部小说获得了更高的赞扬,艾迪也获得了天才的称号。
在一次又一次的入院,一篇又一篇的小说的出现,让艾迪的光环更加闪耀。
至于这些文章在创造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制止,又或者说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毕竟小说的成功就是一个作家活着的意义。
而现在躺在病床上的艾迪陷入了自己的幻想。
“不,不对,不应该这样,要将整个身体塞入大海里去,这样才知道什么是窒息......不,不对。”
艾迪拿起了床前的水果刀,刀身很锋利,这是她亲身体验过的。
她的小说是如此的真实,一切真实都在亲身体验着,而这一次,她想让别人也知道现实中的真实。
4
今天的报道称:知名作家艾迪女士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用水果刀刺伤护士数名,今检测报告患有精神疾病,本台消息持续为您报道。
“先生您好,您对好友刺伤护士有什么看法吗?”摄像机对着一个秃顶中年大叔。
“我们成为作家前先是一个守法的公民,她的行为十分严重地抹黑了作家这个职业……”
围观的群众连连点头叫好。
而在精神病院中,艾迪看见了那个“植物人”。
这一次艾迪问出了心中的那个疑惑:“你在干什么?”
那人抬起头撇了她一眼:“我在我的植物王国里生活,你走开,挡着我的光了。”
几天后传来消息,著名作家艾迪在精神病院自杀,留下一张纸条:
决定迎合大众喜好的那一刻,我已经在绞尽脑汁研究如何博人眼球中迷失。如果有立身之所,我并不甘愿随波逐流。我走了,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光。
不久后,人们惊奇的发现《植物人》多了一个新的结局——小草们不欢迎长得像人的植物,被赶到沙地中的它枯萎了。
没有标注署名,但大家都坚信着这是艾迪的幻想结局。
她回到现实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