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读完绘本后,已经很晚了,还是从床上爬起来写这篇文章。
不写的话,这篇文可能不会写了,灵感稍纵即逝,难道有这么强烈的欲望。
有一个话题特别想写,不要犹豫,立马写,没时间的话,记录个框架,有时间再补充完整。
我今天想分享的是写作是最好的投资。
没写作之前,我听到这句话,我第一感觉就是胡扯,我上了这么多年学,写了那么多作文,不还是这样。
写了一段时间后,我对这句话,持有怀疑态度。
直到我开始日更写作之后,我才坚定的相信这句话。
写作,从表面上看是坐在那写字。
其实,它所调动的能力不少,比如思考能力、洞察力,毅力等等。
你偶尔写上一篇文两篇,觉得很容易,也没觉得对自己的成长有实质性帮助。
当我持续写作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每天都有内容可写。
只要你天天写,就会有内容写。这不是悖论吗?
没有内容可写,怎么天天写呢?有内容可写,自然可以天天写。
其实,我们掉入了一个误区,以为所写的内容必须是义正言辞,亦或是,具有很高的价值。
其实不然,我们可以写心情,遇到的事,脑子闪现的概念等等。
只要你想写,万物皆可写。
当我开始写时,大脑会不自主地联想到其他的事情,写着写着,可能灵感来了,脑子也开动了,不一会儿,写了出一篇文章。
写作,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当我们写时,脑中模糊的概念或者事就会凸显出来。
为了能够写出来,必须要把它变得清晰,要么思考,要么深度阅读,直到把它们搞清楚,方能写清楚、明白。
当你脑子有足够多的清晰且正确的概念,你自然也变得聪明,做起事来效率也会高。
当我们输出减弱时,必须提高输入。输入可能来自于对生活的洞察力,可能来自于书中等等。
为了有素材、灵感可写,我会不由自主地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思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想办法找解决方案等等。
为了有内容可写,我还必须不断看书,从书中汲取营养,把它和生活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写出读者喜爱的文章。
到此,我明白为什么写作是最好的投资了。
写作,它是一个不断迭代的系统。
不断输入、处理、输出,循环往复,提升思考力、洞察力。
产出的文字是记录,公开发表获得反馈,实现了螺旋式上升的进化,从而完成个体认知进化。
好了,今天先写到这,明天见!
看到都看这了,点个赞,关注一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