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描述的是,生活在美国郊区的一个多子女的家庭,风趣幽默的爸爸杰森(Jason)、慈爱的母亲麦琪(Maggie)、天性活泼搞怪的大儿子迈克(Mike)、学霸级的女儿卡萝尔(Carol),还有顽皮可爱的小儿子本(Ben)。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和谐的生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互开玩笑,却深受彼此,他们顽皮恶搞,却充满爱心,一家人乐天豁达的性格给观众们留下难忘的印象。随着剧情的展开,不同人物的加入,又发生了那么多可笑、温暖、普通却又撞击心灵的故事。
这一切,一下子迷住了无数中国家庭,俘获了一大批不分年龄不分文化程度的忠实粉丝。面对独生子女的困惑,这个美国多子女家庭带给中国观众的不仅是故事情节的欣赏,更多的是东西方教育方式的对比以及生活观念的冲撞。剧中爸爸对子女们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妈妈为了孩子曾经放弃工作,后又重归职场,爸爸则代替妈妈留在家里,这种男主内、女主外的家庭模式,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即使是在今日中国也未被社会完成接受。还有,家长面对三个孩子,大到高中年龄,小到小学刚刚入学,他们鼓励孩子正确地面对早早萌生的恋爱问题,他们与孩子朋友似的相处,互相之间的沟通从来没有障碍,这些都令人羡慕不已。这些剧中顺理成章的情节,如今仍然是部分中国家长心里的痛。
应该说,《成长的烦恼》伴随了我们70后这一代人的成长。剧集播出的时候,我15岁,与剧中的哥哥和姐姐差不多同龄。如今这部时隔26年的电视剧再次聚焦大众的眼球,是因为剧中扮演爸爸的演员艾伦·锡克的逝世。今天,微信朋友圈里的70后们纷纷发文缅怀这位演员,纪念这部经典的剧集。除了慨叹时光的飞逝与逝去的青春,大家更多的提到的还是这部电视剧在当时的70后当中引发的共鸣。
当年,我们羡慕这个家庭中和谐融洽的气氛,作为中国唯一一代的独生子女,我们更羡慕这来自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鼓励和关爱,以及父母对于一些青春期问题的朋友似的处理方式。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的家长们一直都在探索新的教育方式,随着改革开放,伴随着与西方社会的更多接触,再用老的教育模式来引导孩子,势必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对于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过去家长们采用无条件的堵,而近年来年轻的家长们更多地是去疏导,这些都是源自于西方的教育理念。
当年那些观看着西方电视剧集长大的孩子们,如今也都为人父母,曾经被仰慕的和谐关系,如今被实践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我们从羡慕到学习,再到成长,西式的教育方式,在我们身上逐渐得以借鉴和体现。应该说26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与我们自己的孩子一起重温《成长的烦恼》的时候,该剧在孩子们心目中引发的共鸣一定与我们当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感谢成长,感谢成长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