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两天公司组织“茶”的评鉴学习。老师是来自华南农业大学毕业的老师,学习茶文化已有8年之久。她对茶文化有很深的见地!对于我们这些零基础小白来说这次学习,是一次接触和学习茶文化的好机会。

首先了解了茶的基本分类。一、从发酵程度可以细分为无发酵、微发酵、半发酵、全发酵、后发酵(深度发酵)。二、从内容上细分为绿茶、白茶、黄茶、清茶、红茶、黑茶。

每种茶的都有它的特性、产地、工艺和文化。例如绿茶是没有发酵过的,性质寒凉、清淡回甘,适合夏季品饮。制作工艺:采茶-杀青-揉捻-干燥。主要代表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然后就是微发酵的白茶和黄茶,白茶微发酵,性质温和,一年四季皆饮。黄茶亦如是,但产量很低。制作工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白茶是所有茶当中工艺最简单:杀青-干燥。再然后就是红茶和黑茶,属于全发酵和深度发酵过的,性质温热,适合冬天和体质寒的人群。主要代表有祁门红茶、滇红、正山小种、金骏眉。黑茶有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最后是清茶(乌龙茶),清茶属于半发酵,其代表有台湾冻顶乌龙、安溪铁观音、大红袍等。

如何泡一杯好茶也是有学问的。从取茶、温具、洗茶、注水、出水、斟茶整个过程都有一定的讲究。同样的茶叶、茶具,不同的人泡出茶的味道也不一样。例如洗茶的水温、注水的水温、泡茶的时间对于不同的茶都会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用心、静心。急躁的心是不可能泡出一杯好茶的。所以喝茶就是一种慢生活的体现,享受过程的体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茶文的文化博大精深,茶的历史悠久漫长。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已经不可考证了,但是从在文字资料上来讲其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以前,至少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换句话讲中国的茶文化历史至少有2500年之久。在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人们不但对饮茶的的环境要求很高,而且对饮茶器皿也有极高的要求。当时社会的饮茶成本很高,普通老百姓根本喝不到,只有上流贵族、大富之家才能享用。

最后民间开始有了“开水泡茶”的出现,只需要最原始的茶叶,简单加工,价钱也非常便宜,这样老百姓才能喝的起茶。正是这种简便的泡茶方式,让茶也真正的进入到老百姓的生活里,也才有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佳话!

国外日本也是一个讲究茶文化的国家。唐朝时日本开始学习中国人喝茶,不得不说日本这个国家不但学习中国人喝茶,还把制茶技艺完好的传承了下来,发展出了日本特色的茶道文化。现代人只要讲茶文化,就不得不提日本的茶道。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化艺术其实都来源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茶文化尤其是,它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一种对形态的崇拜,是人们对生活中美的的部分的一种体现。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很快,但是生活需要慢一点才能体会其过程中的各种味道。喝茶的益处不仅是其茶叶本身的内涵物质对人体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而且通过品茶来识朋结友、交流文化、不失为一种高雅别致的交际方法。

静心品一杯好茶,深思人的点滴生活!我认为喝茶的习惯应该变成人的一种常态。慢下来,感受过程的美好,体会人生的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茶属双子叶植物,约30属,500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4属,397种,主产长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属Ca...
    宛若骄阳阅读 7,501评论 0 8
  • 1、用什么样的茶具泡茶最好? 现在通用的茶具有瓷器、陶器(主要是紫砂器)、玻璃、塑料。在冲泡红茶和乌龙时我会选用陶...
    晨峰_02c6阅读 12,412评论 0 7
  • 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茶是神农在野...
    李证道阅读 5,211评论 0 4
  • 左想右思阅读 968评论 0 3
  • 这是第一个版本的变化 这是第二个版本的变化
    Amiyuko阅读 49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