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节对腹泻了十余年的男患者开了四剂药,理中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方剂:红参9克,炒苍术12克,干姜9克,炒白芍12克,防风3克,茯苓12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自己买药回去自己煎,吃了四剂药以后,到了8月28日二诊:
药后大便时腹中急迫感已无,刚开始他没有说他有腹中急迫。原来没有吃药之前,只要想上厕所,马上就要上,是不能等的,现在吃了药以后,这种腹中急迫感没有了。原来早上起来就必须要上厕所,现在这种泄泻可以延后到中中午前后,在以前是不能等的,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泄泻。
看起来这张方子比较完美了,不需要改动了,但是不改动吧,总是感觉有点不妥,于是,把干姜改为炮姜,生姜走而不守,干姜能走能守,炮姜守而不走。加了补骨脂9克,补骨脂是从四神丸(补骨脂40克、吴茱萸10克、肉豆蔻20克、五味子20克、大枣20克。)中借过来的,按道理来讲,从四神丸中取补骨脂,9克的量太小了,随便用也要开过15克吧,为什么用9克,其实也就没有把补骨脂当一回事,不想过早的由脾转到肾上,实际来说,还是以理中丸为主在做加减。又开了七剂水煎服。
每次治疗都不是连续的,断断续续的,他本人工作也忙,没有时间,就在原方上稍作加减,间断服用到第二年的春季,一共服中药80多剂,肚子也舒服了,大便也正常了,人也精神了,心情也舒畅了,体重也有所增加。出国旅游,竟可食西餐,也可吹冷气了。
平常只要肚子不舒服了,临时来开几服药吃一下就好了,就这样困扰他十多年的泄泻就完全治好了。只要辩证没有问题,没有难度,用方也就没有难度,在这个用方里面,我们考虑到了疏肝和脾,如果我们不考虑疏肝和脾,就用理中丸,仍然是有效的。这个病辨到理中丸这个病上,是每个医生都能做得到的。
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泄泻了十多年,前面很多医生都看过,都开过方子,这么单纯的一个证,他的这个证一开始就应该是这个证,十几年来这个证基本上没有变过,也没有加重,也没有变成别的证,为什么十多年就没有治好呢?
他拿出来一大堆前医开的方子,里面也经常看得到理中丸,那就奇怪了,为什么没有效果呢?大概有这么一些原因:
前服之方,也有用到理中汤者,也有用到痛泻要方,四神丸等方者,反正就是理中汤无效换痛泻要方,痛泻要方无效换四神丸,四神丸无效换理中汤,就这样换来换去。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往往都是方大量大,还有在方中加的药太多。
剂量大,加的药多,一方面大方大剂可加重胃纳脾运的负担,胃不受纳,脾运化不了,只能排泄,所以,有可能会泄得更厉害。饭吃多了都会拉肚子,药吃多了当然也会拉肚子。12克苍术绝对是止泻的,30克苍术就有可能是通大便的,一克理中丸绝对是止泻的,十克理中丸一次吃下去,有可能是通大便的。比如说,我们用平胃散,用9克12克止泻效果肯定好,如果你用30克40克试试,止泻效果肯定不如9克12克。药的剂量大,会加重脾胃的负担,经常治疗泄泻效果不是很好。
另一方面用药驳杂不纯,药用杂了以后,药物之间往往有制肘之嫌,药物越杂,可能药效的作用越弱。我们在伤寒论里面,干姜、附子配伍,就要比干姜配甘草的力量要强,要来得快。有时候我们在想,伤寒论里的麻黄汤是怎么来的? 大概中这样来的,当然这也是推理,有这种可能。
上午受凉得了麻黄汤证了,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取来麻黄,煎了麻黄汤,汗出,头身疼痛缓解,热退好了,于是就记录下来,麻黄可治疗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最早使用的第一张方子,应该是单味的麻黄。
在单味麻黄发汗的过程中,慢慢的发现,麻黄的剂量不好掌握,用少了发不出来,用多了,又发得太过了。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单用麻黄会出现心动悸,引起其他负作用。于是,慢慢的发现,麻黄配上甘草,负作用就会减少,并且,这个剂量掌握起来,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接下来的第二张方子,应该是麻黄配甘草。
再后来的运用当中,又在麻黄配甘草的基础上,再配上一味桂枝,临床上引起心动悸的情况越来越少,于是,第三张方子便出来了,麻黄、桂枝,甘草。后来,又发现麻黄,桂枝,甘草在用上以后,对于麻黄汤证的呼吸急迫症状的缓解稍微次了一点,于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停的试,最后加入了杏仁,最后第四张方子又出来了,就变成了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这张方子最后感觉是比较完美的,治疗起来,第一方面效果还不错,第二方面容易把握,第三方面负作用小。这样就演变成如今的麻黄汤了。实际上,从单味的麻黄演变成麻黄汤这个过程,并不是说麻黄的作用越来越强了,而是麻黄的作用越来越弱了。
如果要见效快,单味麻黄绝对要比现在的麻黄汤见效快,举这个例的意思,并不是说药开得越多,疗效越好,经常是药味越少,疗效越快,用药如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