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的大学同学里面满打满算有一个正经八百的人物儿,那无疑是小一班班长邵兵。
从那年秋天一名莘莘学子,到近来领导级别的“邵校”,一个邵兵兵,半部工大现代史。
当王健在一九九五年九月的体育馆举行的开学典礼上眼睛叽里咕噜的在还算颇有几分姿色的几个女生身上乱转的时候,浓眉大眼的邵兵同学已经字正腔圆的代表大一新生发言了。铿锵有力的文稿回荡在为建校七十五周年献礼的、外形酷似悉尼歌剧院的建筑里面,吸引了无数学霸女神的龙眼,风华绝代。而当时姿态万千鸦雀无声的座位上,尽管延老五手里紧紧攥着新鹏录像厅的加片、左老二则握住了晚上就要扣响心仪女生专教门的右拳,心思游动,他们也都多少毫无例外的被台上的少年所折服,也隐隐的觉得不简单,窃窃私语云:这厮shei啊?
经历了高三炼狱般的生活,许多人进了大学已经胸无贰志,只想寻花问柳、淡泊江湖。而邵兵同学的大学依然是激流勇进、奋力拼搏的交响。领袖气息于外、兰心慧质于心,以一己之力生生把玉龙混杂的小一班带成校级的模范集体。虽学生时身为“搬掌”,毕业后为“妇倒猿”,乱花渐欲迷人眼,可他竟能独善其身,不但两袖清风猎猎,毫无僭越腌臜之事,更以二十余年在工大的坚守成为我们系的一种象征。在我们眼里,他就是工大的一部分,就像主楼顶上的尖儿和六灶饺子的馅儿,不论你回不回去,他都在那儿,真像一个忠于职守的哨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甫一毕业,邵兵就躬耕于学工处,多年来几经辗转、多是与学生培育相关的岗位,凭借兢兢业业,得以步步高升。与他自然而然的高位相比,他对工大学子的一脉情深,使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热心勤恳的邵兵,只不过九五机电的小一班二十余人换成了全校的万余人、弱冠之年的小班班长变成了统领千军、诲人不倦的邵校。
当年篮球场上的高手、学生会里的翘首。学霸将才,此为真尊。昔年我辈,莫不以邵兵为榜样;而今诸郎,莫不以邵校为骄傲。其人其才、其谁闻之?与子同学,三生幸之!
斗转星移。当大教室变成致知楼、方便食堂变成友来餐厅、体育场由泥泞而雄壮、充盈宅男梦想的三舍成为废墟、工大的学子来来往往,守望者邵兵也年逾四秩。抚今追昔,笑尔等猪手仍咸、一身油腻,邵主任已另有青云志向:往者风华正茂的少年,而今重新投入到新的岗位,在振兴哈尔滨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进、新方略上指点江山,所信从容挥洒、依然开挂!
而今欢聚一堂,忆当年青葱岁月。实望邵兵精进、慨然有为,一绝以贺之:
少年玉树赞临风,
冰城栋梁今始成。
家国天下凌云志,
由此登台展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