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语诗人金榜》——记《中国北漂春晚》爱心形象大使、著名诗人何真宗
一首诗一万元,何真宗和他的励志人生!
这是一段难忘的打工岁月!
这是一段文学追梦人的青春奋斗史!
这是一段诗歌与人生的磨练历程!
一首诗,一万元!
一段视频,一段人生!
(可以观看电视人物专访:《打工诗人何真宗》,了解他的励志故事)
2005年1月20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联主办的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在广州揭晓。何真宗一首反映建筑民工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的诗歌《纪念碑》获诗歌类一等奖,这首26行的诗歌,获得奖金一万元。被人们戏称为全国最值钱的诗歌
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著名女诗人柯岩对《纪念碑》获奖的评价:“既看到苦难,也展示了希望,既描写了血泪人生,也表现了人间温暖。不但反映了民工生活,而且提炼到艺术的美感,使读者看到他们生活的原生态。因为他有理想,有希望,所以他进入文学的层次,它就有艺术的美。”
时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研究员杨宏海曾对在对我的评论文章中说:“在打工诗人群体中,何真宗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勇夺鲲鹏奖诗歌一等奖,主要还是这部作品更集中而突出地呈现了打工诗歌更本色的东西,隐含了诗人深深的道义担当,这是怎么圆熟的诗歌技巧也无法取代的。以何真宗为代表的第二代打工作家正是在凭良知和责任,创作真正属于打工者自己的作品。”
牵动“两会”关注外来工权益
2006年3月,在东莞人大、政协“两会”上,这首《纪念碑》的诗歌促成了在东莞“两会”上提交10件提案的市政协常委汤瑞刚重点关注外来员工权益,推动东莞外来工改名“新莞人”。面对记者的采访,汤瑞刚常委说,“这首诗以真情打动了诗坛,也同样打动了我。作为东莞市民,读到这样一首呼吁关注外来工境遇、给予他们认同与尊重的诗歌,我除了被打动,更多的是惭愧。这便是我重点关注外来员工权益保护的主要原因。”
已突破309万!何真宗作品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多次登上新歌排行榜!
2019年4月18日12时许,何真宗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人气已突破300万,目前已升至309万。据悉,自2018年何真宗注册5sing后,多首歌曲进入中国原创音乐基地新歌排行榜,其中一首进入了前14名。2018年11月4日,由于歌曲质量和数量达到有关评审要求,何真宗成为中国原创音乐基地5sing音乐人。
(点击以下音频,直接收听何真宗作词、易良军作曲的歌曲《让生命更加美丽》,这是一首对医务人员的赞歌。)
何真宗,二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重庆音乐家协会会员。于2004年尝试歌词创作并获奖,曾为多名打工歌手创作歌词。后因各种原因放弃歌词创作,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出版著作8部,在《诗刊》《北京文学》《星星诗刊》等刊物发表作品近500万字。2018年,何真宗重新开始歌词创作,迄今已在《工人日报》《劳动时报》《重庆音乐》《重庆艺术》《万州时报》《三峡都市报》等报刊发表歌词20余首,谱曲传唱15首,获市级以上奖项6个。歌曲代表作有《我爱家乡朝阳村》《三峡神女颂》《不能忘记》《牢记使命》等。
何真宗的文学创作经历曾被新华社《半月谈》《中国艺术报》《文艺报》《农村青年》杂志、《知音(打工版)》以及江苏教育电视台、广东卫星人民广播等主流媒体报道。曾获评广东省“东莞市优秀青年”、重庆市“十佳”读书人、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等荣誉称号。曾被《工人日报》报道称何真宗为“打工文学领军人物之传奇诗人”。
这篇文艺评论很扎实!对“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现象研究生动透亮!
从北京传来消息,《工农文学》杂志2019年第1期近日出刊,其“文艺评论”栏目针对今年《作家报》和去年《工农文学》杂志发表了著名学者郭久麟教授的《试论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的特征》长篇论文,对杨四平教授提出的“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这一概念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论述,引起了评论界的注目。该刊收到不少这方面的来稿,他们对中国诗坛出现的“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现象作了更广泛的研究。
笔者注意到,本期发表的几篇文艺评论,观点新颖,见解独到,文笔老道,语言诚恳,有理有据,可以说是“敢说真话,敢动真格”。可喜的事,文章虽是各说各的理,但都有个共同性,就是善意的引领文艺批评走向一种健康和美好。
(诗人、评论家马忠)
在这几篇评论中,有位熟悉的面孔,就是著名诗人、文艺评论家马忠。马忠是四川南江人,生于70年代,二级作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他的勤奋和才华,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研究,目前已出版有理论评论著作及诗集十余种。
新世纪以来,中国诗坛出现了一批直面现实、关注民生的诗歌。这类作品在尖锐的针砭中,不乏诚挚的期盼,且书写风格多样,形式不拘一格,被称为“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在本期《工农文学》发表他的《关注现实 介入现实 超越现实——再谈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的审美特征》一文中,再次见到了他丰富的文学理论和扎实的文字功底。
马忠表示,“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这一概念最先是由著名诗评家杨四平在2014年第1期《文艺与理论批评》发表的《心灵的史诗: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的叙事与抒情——评唐德亮的长诗<惊蛰雷>》一文中提出来的。不久,他在为下岗工人诗人王学忠的诗集《我知道风儿朝哪个方向吹》所作的序言中,将王学忠的诗歌也归入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的范围。
“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概念的提出,是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首次。"遗憾的是,杨四平教授的两篇评论都没有对“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这一概念的特征作出明晰的论述和界定。诗歌理论界也没有对此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马忠说。
在这篇文艺评论中,笔者欣喜地看到,在列举的事例中,提及“打工诗人”何真宗及其诗歌创作。在此,感谢马忠先生的关注。现全文摘录保存,学习和留念。
“打工诗人”、农民工作家何真宗常用诗歌去关怀那些居住在城市里的底层人,他们的艰难生活让诗人产生无尽的担忧与同情。何真宗在《兴茂花园,我读懂一个词》中写到,“这些群居的居民/是从山村乡野移植来的树木和花草/长在城市的边缘 让繁华从身边慢慢游走/安宁而皎洁的呼吸中/偶尔想起从前的房屋和庄稼/胸前就涌动着长长的伤口/孤独和抑郁在花园的绿化带里长出疤痕”。诗人通过观察周围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对各种女性谋生方式的集中呈现,表达了对普通市民生活的同情。诗中列举了城里的很多种女性,不管她们是艰苦劳作还是悠闲自在,其实都是生活在当下的不幸女人。为什么诗人把城里大部分女性都归入“不幸”的行列?因为她们的生活缺少家庭的温暖和情感的交流,她们要么是为了生活而不得不远离丈夫进城务工,要么是她们的丈夫为了生活而不得不远走他乡挣钱养家,“留守”是她们无法摆脱的现实生活和情感困境。“那些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牵着手走路的孩子们/让我读懂一个词—留守/这些从乡下移居进城的人/花园小区没有装下他们的身体”,在这首诗中,何真宗除重点扫描了城市女性生活的众生相外,也注意到了那些年迈长者的孤独身影,那些缺少父爱母爱的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搀扶下茫然的眼神,以及那些因生活拮据而将城里的花园变为菜园的住户等等。总之,“外来务工人员或居住在城里的乡下人是何真宗诗歌关注最多的人群,在表现他们生活艰辛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柔软的情怀和深刻的社会担当意识,其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引自熊辉《何真宗诗歌的“底层”情怀》,见《重庆作家网》。
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何真宗,城市也是我们的
我与改革开放共奋进·城市也是我们的
何真宗
总有一种情怀,从小立志;总有一些经历,从未忘记;总有一些鼓励,心怀感恩。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周年,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我虽是打工大潮中的一滴水,却也能折射太阳的一缕光。这40年来,作为城市文明的见证者、建设者和共享者,有四件事刻骨铭心。这四件事,至今还激励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一件事,用一首诗为打工者立碑
2005年,我以一首26行的短诗《纪念碑》获共青团中央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诗歌一等奖,获得奖金1万元,著名诗人柯岩为我颁奖。一时成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农村青年杂志等中央、省市媒体焦点。当年,我被授予“东莞市优秀青年”。2006年,《纪念碑》牵动东莞“两会”关注外来工权益,推动东莞“外来工”改名“新莞人”,打工者身份在莞彻底改变,优惠政策逐渐实施。
第二件事,用一本书为农民工代言
2010年,用自己的励志经历,出版了中国首部农民工自传体励志小说《城市,也是我们的——一个农民工在广东18年的奋斗史》一书。2011年全国图书订货会上列入宁版图书畅销榜前8台,获《半月谈》杂志、新华每日电讯、羊城晚报、南方工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专题或专版报道,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以及全国各大网站为此策划农民工专题策划,引起轰动。2012年,该书获第14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文学二等奖。
第三件事,用一生真情为梦想奋斗
打工的岁月,哭也哭过,笑也笑过,唯有梦想永远温暖。迄今已出版著作8部,发表作品近500万字,创作发行歌曲13首,先后获重庆市“十佳读书人”、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工人日报“打工文学领军人物之传奇诗人”等荣誉称号。个人事迹被列入《绝对作文·写作素材》。2018年6月26日,我正式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实现作家梦。
第四件事,以诗歌名义为汶川地震灾区筹集善款10万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7,5级地震。5月16日,我携手企业家、文艺家和100位打工诗人在莞先后策划了“情系汶川震灾慈善义演”和“首届中国新诗人诗歌节”系列活动,为灾区筹集善款近10万元和衣物一批。5月17日,创作的组诗《震灾,让我们的心在一起》很快被人民网《读书》栏目推出。5月20日,完成一首题为《地震 脊梁》的组诗,于21日又被人民网《读书》栏目推出。5月28日《半月谈》杂志的题为《千首抗震诗,慷慨抒大爱》评论文章点评了何真宗的组诗《震灾,让我们的心在一起》。后来,在《北京文学》2008年7期发表,先后入选各种诗选和vcd音像制品。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既成高原,再攀高峰。“有梦想,就有希望。”这是我曾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的回答。也许,将来,我不再为文学,只为一个小小的梦想,也要与新时代一同前行。
2018.01.18
【名家点评】
读完诗集《我的城乡地理》,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取名叫我的城乡地理,每一首诗都有名有姓,响当当地站在地上,有血有肉有体温,有作者的青春岁月,有艰难有幸福有作者认真的思考,坚实中不乏空灵。祝贺作者写出这么多令人感动的好诗。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重庆新诗学会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傅天琳
一部反映农民工进城打工、移民进城安家,连同农民工外出创业,家园建设,精神构筑,生活况味,理想追梦的乡情诗,以其多彩的笔墨,神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通感的技法,融合经验与智慧,展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
——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院长、一级作家 邓毅
在诗风和诗艺上,他走的是一条清新、明快而有诗味的创作之路。他的诗没有晦涩难读的诗行,但又不是概念化的说教。他在清新中追求绵延,他于明快中蕴含意味。在写法上他坚持诗就是诗的各种艺术表现技巧,特别注意在诗语上的陌生化手法,如通感、比喻、隐喻、象征、拟人化等,他都能恰到好处的加以运用,从而增强他诗歌作品的审美品味。
——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边疆文学》杂志原主编 张永权
何真宗的诗歌并不立意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建构时代精神,以及传达一个时代或一个区域的民生之痛,他总是立足于真实的生活现场,总是抓住那些感人至深的某些生活片段,用诗歌的表达方式诉诸笔端,创作出让人感动甚至流泪的诗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外诗歌研究》杂志主编 熊辉
这种灵魂舞蹈的高度自由和高尚,源自于作者对脚下这片沃土的深爱,源自于改变城市也改变自己命运的坚信,源自于对时代发展前景的洞察。
——江苏南通大学教授、世界华文诗人协会理事 王志清
何真宗的创作,大都怀着对“底层”群体深切理解的态度,去关注和反映他们的生存状况,感知他们的呐喊、祈求和奋斗不息的精神。他将诗歌承担的东西,放回到了文学的原点:生存写作与道义承担,将其还原为无法抗拒的精神感召,这是何真宗诗歌的魅力所在。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 杨宏海
《我的城乡地理》,就如此这般,穿越于时间隧道,穿越于空间隧道,穿越于时空交错的隧道,汪洋恣肆,让人漫目生辉。
——重庆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家视野》编辑部主任 张华
在记忆与现实的时光交错中,如歌如泣地抒发乡土情结,以蕴厚、细腻的情感和富有哲思的文字深层次的思考、追问城市与乡村的变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 林汉筠
读罢《我的城乡地理》这部诗集,我被那些别开生面的内容和感人的艺术形式深深地打动了,我忽然觉得,诗集里那些诗人用心抒写的文字,就像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一样,那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感人诗句,就是诗人心底里对所抒写对象的深情吟唱!
——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重庆历史名人》编辑 郑京鹏
读何真宗诗集《我的城乡地理》,我很感动。他的诗,以生活为经,以遭际为纬,织成了一幅斑斓的画卷。整个诗集充满情,洋溢爱,给人以难忘的印象。
——中国辞赋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 曾训骐
他的诗显得格外的质朴,有一种真实感、可触感。
——《西部开发报》区域部主编、作家 何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