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家里来了客人,上午十点多我就和女儿去买菜,大约半小时后回家开始做饭。我这个人特爱着急,一看十点半了,心里就开始发慌,生怕吃饭晚了。先煮鸡,把刚杀的鸡收拾一下,这么大的鸡,怎么剁?还是直接煮吧,我想到了同事说他们就这样吃。
然后,准备其他的,也就八个菜,做了接近2个小时,其间,还多次找不到餐具,慌里慌张的,越慌越觉得做的慢,做得越慢就越慌。其中客人还多次到厨房嘱咐,不要忙活,少做点就行。菜差不多做好了,可看看鸡肉还不烂,我又把它倒进高压锅里煮,煮了一小会儿,我想是不是把鸡切开煮得还快,于是,我又打开锅,尝试切开,但又太烫,无奈我又半途而废。煮了一会儿,看看高压锅上的时间显示,还有29分钟,我的天哪,都下午一点了!还有10分钟,我已无耐心等待,直接拔电源,手动放气。最后,幸亏老公帮忙把滚烫的整只鸡动手撕开了。今天,我感到无比的失败。
反思今天的事情:一,经常不做饭,手生。二,缺乏耐心,瞎着急。如果把做饭当做一种享受,看着自己的“手工艺品”成型,那种成就感定会大大地提高我做饭的热情和速度。我想这就是人家常说的干一行,爱一行。还有老公说的,干就要干好。三,做事之前缺乏计划,比如,要做几个菜?具体什么菜?荤素搭配,做什么汤?这样,买的时候心里就应该有数。我是一直就没有目标,想一个,做一个,导致做饭时心里没底,做的不条理,还影响做饭速度。四,太“认真”,思想落后。为了提高效率,完全可以买点熟食,买时还可以让人家给切好,回家倒进盘里即可。可我光想着买的不卫生,还是亲手做的干净。还有面食,直接买来多方便,我却又把冰箱里的馒头热了热。看似很简单,但做起来总要花时间,费精力的,而且受厨房条件的限制,总会忙中添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