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带小侄女去早教机构,跟一位老师靠的近一些,便聊了起来。
老师说,你看他们几个,看上去是在一起玩,他们会彼此交谈,还会帮忙给对方拿点小东西,但实际上只是在各玩各的,谁也没有真的参与到其他人的活动里去。
我:是啊,这个阶段可能还是平行游戏比较多吧。
老师笑了——咦,同行啊,我教育学毕业的,你之前学什么的,也是教育吗?
我有点窘,立刻摆手说,我学的心理,勉强算半个同行吧。
可能是很少碰到同行的原因,老师对我这种半吊子同行也留下了印象,到第二回去上课的时候,有个家长向她询问自己的小孩最近总爱发脾气应该如何处理,老师大手一挥就指向了我:
我们这里正好有专业人士呀,你可以问问她,她还是心理咨询师呢。
家长立马看了过来:老师啊,那你肯定很有经验咯?你们家属的小孩肯定不会有这样的性格问题咯?你说我们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办?
怎么办?
笑到脸僵的我只想把自己切碎了凉拌。
同样的情况还可能出现在:你学心理学的,是不是不会跟另一半争吵啊?你们两个人的感情一定特别好吧~
然后开始请教:我老公每天都怎么怎么样,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治治他?
2
关于对职业的这种理解。我们还可以看到——
医生是不是就不容易生病吗?
老师的小孩就一定成绩棒棒吗?
程序员是不是修电脑都很厉害啊?
你是不是一眼就能看穿我在想什么呀?
假如你对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抱着怀疑态度的话,那么同样的,心理咨询师就一定能养好自己的娃吗?他们,在生活中不会有任何的难题吗?
就拿养育孩子这个事情来说。
事实上据我所知,我身边好多的同行对养孩子都很慎重。实际的生育率和生育意愿大概都是显著低于普通人群的。
毕竟和咨询比起来,养小孩的挑战要大大大大大多了。
咨询师也有选择来访者的权利,为人父母不行,分到你就是你,是男是女是闹是静全看天意。
我们在成为心理咨询师的路上可以有丰富的系统培训和支持体系;
为人父母呢,绝大多数只能凭借着自己的本能以及意志力。
咨询师只需要在提供咨询服务的这一个小时中面对来访者;
为人父母呢,是24小时和小孩贴身肉搏在一起。
以及,再长程的咨询,也有结束的时期,再特别的来访者,也不会永远占据咨询师的全部心力;
而为人父母呢,可能只有等到咽气的那一天,才能真的在心里放开手去。
养小孩和做咨询,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件事。
医生的小孩也会跟我们的小孩一样容易生病,老师的小孩也会跟我们的小孩成绩摇摆不定,心理咨询师的小孩,也有可能会在人格情绪上出现问题。
没有哪个咨询师可以成竹在胸的说,我业务水平如此牛逼,养个把小孩完全不成问题。
有大把的咨询师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气到抓狂”,就像大多数的父母一样窘迫。
我认为,并不是说需要多么的专业,才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所有的关系,都需要投入你自己。
你没有必要真的去成为一个面向大众的专业人士,先去做自己的咨询师,再去做小孩或者伴侣的咨询师。
每一次你最终原谅犯错的自己,每一次你真心接受自己暂时的无能为力,每一次你看到并且感谢那个勇敢的自己。
每一次你理解对方,每一次你接住他的攻击,每一次你回应给他宽和与平静。
你就是在做这样的事。
孩子方面,你能给自己更大的弹性,就能给小孩更少的藩篱。
你能带着自己走多远,就能牵着小孩走到多高的台阶上去。
伴侣方面,能看到自己,看到他。两个人也能走的更远。
事实上,也不存在能够完美解决任何问题的咨询师。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经历过才能帮助到求助的人。并不是咨询师就可以一切万能。
生而为人,必然会碰到很多的问题,然后需要去面对,去克服。再将它变成自己的阅历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