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结缘东微
公元2017年是古历丁酉年,也是民间所谓“大吉(鸡)大利”的年份。回首过去的2017年,半年的时间我在工作之余共码字过20万,虽然水平不济,但也敝帚自珍,不由地暗暗窃喜。最关键的还是认识了“东微”这个东营新生而又充满勃勃生机的文学公众号。
“东微”,即“东营微文化”微信公众号的简称。第一次听说东微,是去年六月份,得益于好友的介绍。然后我开始关注阅读“东微”推送的文章。感觉不仅仅是文章写得好,而且编辑水平也相当高。于是试着把所写的《放羊娃的天空》投给东微郝立霞总编,没想到马上发表在了东营微文化上,文章编辑得美仑美奂。只是后来郝总编联系我,说我那篇文章已经被别的公众号推介了,幸好没有标原创。我只是满脑子的雾水。我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文章咋会不是原创?这文章难道不是写出来就应该到处乱投、撞到哪儿发表了算哪儿吗?
虽然认识水平不高,可咱从来是干事认真的人,就尝试着学习了微信公众号的有关知识,明白了原创的唯一性,当然这也是从首先了解东微入手的。
我从东微2016年5月23日发表的第一篇《原创投稿》开始,以历史专业毕业人的刻板与苛刻,大体粗读了东微推送的2300篇文章,从心底里感觉到,做文学不易,赔上钱做文学尤其不易!
同其他文学公众号一样,东微的开始也是步履蹒跚。据郝总编说,开始就四五个喜欢写作的朋友写,还有一部分摘抄的内容。起初尽管投稿的人少,尽管阅读量也就十几个,几十个,但是东微一步一个脚印,执着地走到了现在。
2016年8月14日东微推送的《小村印象》,我认为定格了东微现在的文章格局:页面编辑精美用心,内容乡土朴实,读罢真实感人。随着稿件越来越多,精彩作品也越来越多,东微慢慢发展了起来。
为增加公众号的吸引力和人气,东微推出了“微童年”、“微事儿”、“微青春”等系列有奖征文活动。因此吸引了天南地北很多的文学爱好者。
随着东微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知名作家也加入了东微的大家庭,文章的质量和层次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东微也成为黄河口地区屈指可数的文章直推“搜狐”、“新浪”等主流媒体的文学公众号。
初识东微郝立霞总编,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立霞就像邻家的小妹,人长得美,一笑两个大酒窝。她自称是一个从童年时就做着文学梦的文学爱好者,虽然十几年以来一直在做生意,但真正的爱好还是文学。有时候她自己也写点文章,但主要精力还是编辑,她说自己看见错别字都要职业性地挑错,精神好像有问题啦!
一次我与郝总编谈论起来她的资金投入。我粗略地给她估算了一下。每月阅读量过千的“热文”评选要花钱;“有奖征文”要花钱;系列活动和公众号运转也要花钱;还有她在后台不断地做广告吸引粉丝,那个投入可能更大。我说,这样算来你的投入应该是个不小的数目了!她说,做公众号也可以不花钱,平台收费也不过一年300元的认证费而已,但是想要尽快地发展起来,投点钱是应该的。
很多公众号都冠以文学的名义,却做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事,而郝立霞却真正做到了“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市场经济时代,还有人为了文学而如此执着,确实令人钦佩!
半年时间我给东微投了近十篇稿件,也算收获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第一桶金。在郝立霞指导下,我自己也注册了个人公众号,虽然粉丝寥寥,但也过了一把编辑瘾。
东微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日常生活,每天早晨的六点读东微文章并转发已成为了一种习惯,遇到特别感人的文章也用自己的公众号分享一下。
立霞妹子笔名叫文姐,是东微的主编。听说东微的粉丝已近3万人。
长风掠起黄河口,乡土美文有东微。我谨以一个东微粉丝的名义,衷心祝福黄河口大地上这朵葳蕤盛开的文学之花,越开越美,越开越艳!
黄其军
作于2018年元月29日(古历腊月十三)
文中照片来源于东微文章,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