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
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Life,Death,Love—Which would you choose?
因为你需要我,因为爱。
Because you need me, because of love.
《摆渡人》系列共有《摆渡人》、《摆渡人2 重返荒原》、《摆渡人3 无境之爱》三部作品。
《摆渡人》主要讲述女主角迪伦与男主角崔斯坦在荒原之中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在荒原历经重重困难,最终一起涅槃重生,重返人间。在阅读这一部小说时,我为荒原的广袤、残酷所震撼,为迪伦、崔斯坦的爱情所打动,为小说男女主重返人间的结局感到意外。
《摆渡人2重返荒原》如小说名称所言——为了弥补打破荒原边界的罪过,他们“重返荒原”,并结实荒原另一对摆渡人与摆渡魂,并一起找到方法填补荒原通往人间的缺口。
《摆渡人3无境之爱》再续第二部的情节,恶鬼冲破荒原和人间的结界,重返人间,四处虐杀生灵。荒原审判者以夺走迪伦父母的生命为惩罚,迪伦与崔斯坦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用自己的生命换回父母的生命。在穿越荒原寻找父母的过程中,整部作品的主人公相聚于荒原,迪伦、崔斯坦、迪伦父母、摆渡人苏珊娜、杰克。在辽阔的荒原上,他们诠释了人类在面临死亡之时,在亲情、爱情、友情面前,他们将作何选择。他们会为爱奋不顾身,为爱不惧死亡,为爱放弃自我。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时,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在迪伦与崔斯坦一起穿越荒野的过程中,他们互相扶持,互相被对方吸引,日久生情。迪伦喜欢崔斯坦的成熟,稳重,勇敢,负责任。崔斯坦喜欢迪伦的善良,纯洁。他们之间的爱情于残酷的荒原中产生,却于荒原、人间如细水般流长。相比于我们,在处于他们与一样的处境下(荒原),我们是否会和他们一样直面困难?冲破困难?我们又将如何选择?
现实生活中,我们所向往的幸福,不也是想找一个灵魂伴侣度过这短暂的一生吗?我认为好的爱情是势均力敌的,双方会相互欣赏,彼此成就。杨绛和钱钟书式的爱情,想必是很多人这辈子所向往、追求的爱情。钱钟书文采斐然,才华横溢,时常语惊四座,杨绛被他的才情所俘获;而钱钟书则被杨绛的睿智、沉稳、内敛的性情所吸引,他俩才情相称、性格互补,可谓是天作之合。
正如书中迪伦在被灵魂摆渡人崔斯坦摆渡灵魂时,和崔斯坦相爱,并成功摆渡了崔斯坦,把崔斯坦带回人间的故事一样。换言之,这是一个为亡者摆渡灵魂,而自己也被摆渡者迪伦、被爱情摆渡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的故事。
于我而言,我心中最理想的爱情是双向奔赴的爱情。双向奔赴,慢慢靠近,脚下每一方路都有各自的意义,这不是追赶,让其中某一方感到疲惫。双向奔赴,或许是为了未来更早更好的相遇。
书中有言,一路充满艰难险阻的荒原,其实是自己心灵的映射!荒原无边无际。荒原上的山陡峭入云,荒原上的潭深不见底。荒原上时而暴雨倾盆,时而狂风怒吼,时而热浪滔天,时而寒风刺骨。也许这些困境都是迪伦心灵的映射,来自于迪伦内心的恐惧。
因此,我们都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放眼于现实生活,大多数人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准备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以自身能力来衡量自己能否完成这件事情;我们会考虑的是自己内心的恐惧,如果失败了,旁人将如何看待我的失败,有这样想法的人,大多数会完成不了这件事,甚至没有勇气开始做这件事。“你所担心的99%的事情,都不会发生的”。克服内心的恐惧,你将迈向成功一大步。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也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句:“你也在这里吗?”。
迪伦的灵魂终于从荒原上回来,回到人间回到自己的身体里,当人们把她从出车祸的隧道里救出来的时候,在明媚的阳光下,她看到崔斯坦从隧道口左侧上方的拱门向她走来,他对她说:“嗨!“她也轻声地说:“嗨”“原来你在这里!”“我在这里!”
对你我而言,如果到最后那个人是你的灵魂深处深爱的那个TA,那么这一天晚一点到来,遇见的过程坎坷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坚信真心相爱的人,终究会再遇到!美好的事情终究会不期而至。
行言至此,我认为这一系列的小说,从各个方面向我灌输人世间不同的情感及哲理,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都值得被我们珍视;无论困难、挫折、障碍都值得我们破除;无论是生命、摆渡人、灵魂都值得被尊重!或许现在我们是自己灵魂的摆渡人,但每一个镌刻着爱与善意的灵魂,都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