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孩子上学,孩子的成绩就成了家长关心的最重要的问题。但是肯定有孩子成绩好,有孩子成绩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感谢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节目,在这一期节目中我们收获很多。郑日昌教授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讲解:一、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二、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有哪些?
一、影响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有以下三方面:
1.先天智能
注意是智能而不是智力,传统的智力衡量是有偏颇的,不准确的,而人有8大智能领域,每个人孩子擅长的智能领域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小朋友擅长语言表达、有的小朋友擅长数理化。 在学习中常用到的有听觉视觉和运动的认知能力,不同的处理信息的通道也会造成不同的表现,比如视觉处理信息能力强的,小朋友理工科会学得很好,通过听觉处理信息能力强的小朋友,语文英语可能会学得很好。
家长应该:
1.1.多观察,多和老师沟通,发现孩子擅长的领域,
1.2.带孩子多运动,多听(听故事)多观察全面发展,开发多元智能。
2.个人努力情况
有的小孩学习不用功不努力,或者学习方法不对、习惯不好,每天在那学习,但是效率很低!
家长应该:
2.1.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让孩子尝试通过查找知识去解决、让孩子对比自己通过学习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2.家长提前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督促指导孩子一起学习与应用。
3.家庭氛围
家庭是一个人特别是小朋友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家长是对小孩影响最大的人,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所以要想孩子身心健康成绩好,家长有必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3.1物质方面:可以准备一些书,合适的玩具给孩子,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
3.2家人要和谐相处,互相关心理解,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二、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需要孩子建立呢?
1.养成有条理的,细心的习惯
a.可以让孩子自己收拾房间、叠衣服、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b.练字训练,修改病句的方法也可以提升孩子的细心能力。
c.让孩子养成自己检查作业、习题的习惯,对错误做总结,找对应知识点,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
2.合理安排时间,保持高精力状态
a.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在最高效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比如早上可以背书,上午可以学习数理化等,晚上的时间用来复习。-读书时一定要大声的开口去读!
b.下课后到外面去呼吸打哈欠,给大脑补充氧气,让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
c.在上课后及时的复习,在课前可以预习,简单浏览,翻一下,重难点是什么、会用到哪些前面的知识。
3.提升记忆力
在初高中阶段,这一知识的量决定了我们很大一部分的学习成绩,也为日后的拓展创新提供了保障,所以记忆力是影响学习成绩很大的一个原因。提高记忆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a.及时复习,上午背过的,学习过的,在中午可以翻一下看一下,到了晚上再复习一下,到第3天再回看一下,通过这种复习可以高效的记住学习内容。
b.理解记忆。
c.分散记忆和整体记忆。比如背课文可以一段一段的背上以后再连接起来,整体背诵。
d.开发右脑,将知识变成图像!
比如可以用一些表格、思维导图、想象画面等等方法。
e.编顺口溜。比如记24节气比较多,可以编顺口溜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f.发散思维。
比如一个茶杯:可以联想到小学的拼音,声母韵母有几个,偏旁部首,字的结构,它的高度,重量单位,英语等等,将这些知识都串联起来!
好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去执行,相信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我们的孩子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