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与个人区域网。
广域网是一种公共数据网络;广域网研究重点是宽带核心交换技术;主要是保证大量用户共享主干通信链路的容量。
城域网主要是交换节点的性能和容量,为大量用户提供接入和各种信息服务的高速通信网络。
宽带城域网的功能结构是:管理平台、业务平台、网络平台和城市宽带出口
管理平台:用户认证、接入管理、业务管理、网络安全、计费能力、IP地址分配和QoS保证
业务平台:为用户提供Internet接入业务、数据专线、话务业务、视频与多媒体业务等
网络平台:由核心交换层、边缘汇聚层和用户接入层组成。
城市宽带出口:连接城域网与国家级主干网,进而接入Internet。
2、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的优点:将报文划分成固定格式和最大长度限制,有利于提高路由器检测接收分组是否出错、出错重传处理过程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路由器存储空间的利用率;路由器算法有利于分组传输延迟,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分组交换技术:数据报(报文分组每组通过路由器算法建立链路)和虚电路(提前建立虚拟链路,所有报文分组走同一路径)
数据报: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且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每个分组在传输中要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传输延迟较大。(每次路由器都要进行路由选择)
虚电路: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建立一条虚链路,分组通过虚链路顺序传输,且不必携带目的地址、源地址,不会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路由器可与多个主机之间建立多条虚链路(不必每次进行路由选择)
4、网络体系规则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
网络体系结构采用层次机构的方法,具有各层之间相互独立、灵活性好、易于是实现和标准化的优点.
OSI参考模型实现了开放系统环境的互联性、互操作性与应用的可移植性
OSI各层的功能
1: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主机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传输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传输单位是比特
2:数据链路层:建立数据链路连接,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链路没有差错,传输单位是帧
3:网络层:通过选择算法为分组选择最合适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实现流量控制、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联,传输单位是分组
4:传输层:为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进程提供可靠的端到端连接与数据传输服务,传输单位是报文
5:会话层:维护两个会话主机之间连接的建立、管理和终止,以及数据的交换
6:表示层:负责通信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变换、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的压缩与恢复
7:应用层: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过程控制
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
1:主机-网络层: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IP分组(对应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互联网络层:使用I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送服务协议;(协议数据单元是IP分组)(对应OSI的网络层)
主要功能:1、处理来自传输层的数据发送请求;2、处理接收的分组;3、处理网络的路由选择、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3:传输层:在会话进程间建立和维护端到端连接,实现网络环境中分布式进程通信。(对应OSI的传输层)
采用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4:应用层:远程登录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域名服务(DN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对应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