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是我军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此战让国军主力精锐丧失,我军虽然胜利了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里有一个问题,国军的黄百韬的第七军战斗力惊人,是什么样的原因让黄百韬的第七军全军覆没的呢?
一、调走杜聿明,损了黄百韬
杜聿明曾经制定过一个计划,是针对我华野军的,如果按照他这个计划打,淮海战役的输赢就不好说了。
杜聿明想组成一个大型的机动兵团,这个机动兵团里全是精兵强将,黄百韬、邱清泉、李弥、孙元良、李延年、冯治安、刘汝明,看看这阵容,随便单拎出来一个就是一个大麻烦,何况这些人的队伍要合并为一。
杜聿明打算先用这个大型机动兵团与我军正面交锋,不好使的话还可以变换队形,把我军夹击困住。
要是按照杜聿明的这个打法,我军可能就危险了。
但是,关键时刻杜聿明被调走了。
我军在东北发起了战役,就是著名的辽沈战役,蒋介石急电命令杜聿明马上赶往东北。
临阵换帅,本就是战役中的大忌,况且,国军还换了个爱推卸责任的刘峙,而他对上的可是我军的粟裕。
杜聿明遇上粟裕还不见得有把握能赢,何况是这么个刘峙。
粟裕指定的计划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歼了黄百韬的队伍,要是杜聿明还在黄百韬就不会在原地一直不动,最后被我军给吃了。
蒋介石怎么也想不到,调走个杜聿明,损失了黄百韬。
二、黄百韬的催命符
黄百韬当时所驻扎的地方叫新安镇,但是等我军赶到的时候,黄百韬走了。
我军原本的打算是在新安镇围剿黄百韬的,没想到晚了一步。
这时的黄百韬已经到碾庄了,粟裕下达命令,让我军截住黄百韬,堵住黄百韬的援军。
第三绥靖区,这里有一股很强悍的力量,我军想要截住黄百韬必须要先拿下这里,可是时间差的问题是大问题。
没想到,这个时候第三绥靖区的这股力量起义了!
这就给我军争取到了时间,黄百韬逃不了,只能被困在碾庄,国军后续的力量也被我军阻断了,这下子,黄百韬就成了困兽之斗了。
1948年11月22日,黄百韬军团的10万余人,被我军全歼。
其实,要是没有蒋介石的调走杜聿明和第三绥靖区起义,我军早晚也能灭了黄百韬的军队,但是有了这两件催化剂,黄百韬军团的全军覆没便早早提上了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