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樊登读书会听“少即是多”这本书,听完很有共鸣,正是我现在想追求的状态,所以特意梳理一遍,浅谈一下我的得到与领悟。
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结束了
现在人们的生活幸福感来自减法
生活富足≠感觉幸福
现在人们的幸福感普遍不是来自于拥有豪宅和名车。《少即是多》的作者采访“幸福指数排行榜”前几名北欧国家的民众,发现他们都摈弃了旧有的物质至上主义价值观,崇尚物质简朴、精神丰盈的简单生活方式。当人们不再被外在的东西所束缚,就会更珍视精神和体验带来的幸福感。外在的物质是追求不完的。
例:生活富足的日本人手中掌握的可自由支配现金非常充裕,但是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幸福,因为他们内心的平衡感早就被打破了,虽然拥有很多东西,但永远不会满足。
从加法时代来到减法时代
降低满足阈值,从被动节约到主动选择简朴。记得小时候,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我们的快乐往往来自于零花钱的多少和零食的获取,亦或对某样梦寐以求的物品的追逐。然而物质带来的新鲜感和兴奋感往往是短暂而浮躁的,只有持久的、发自内心的感触和体验才是幸福的源泉。更何况现今物质资源丰富,想要得到并非难事,又谈何从物质中获得幸福。该过减法生活的时刻已经来临,只有学会对物品进行舍弃和精简,追求内心体验过于物品添加,才能让人感到安宁和喜悦。
我觉得不但要减少对物质的追求,人际关系亦是如此。
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人际关系上,尽量避免过多的“人际损耗”,人际损耗有可能破坏你的心情,打乱你的生活,甚至伤害你的利益。对一些无用的人际损耗做减法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我们在追求内心富足,提升认知的时候,也要避免“知识焦虑”这个坑,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和知识,我们将越来越多的时间与金钱投入到知识付费上。很多的小伙伴在得到上订阅了十多个专栏,结果反而增加了各种焦虑。自“007不写就出局”以来,我们007里涌现了各种的“不出局”,真可谓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啊,可我们不能因为焦虑而什么都要掺一脚。所谓贪多嚼不烂,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根本就消化不了如此多的内容与知识点。根据当下自身需要选择一二个深入学习或许为上策。
拥抱当下,放眼未来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我们做断舍离,多问问自己当下最想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择。无论渴望什么,都要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想要”,并问自己能否驾驭,如果不知道追求拥有他们的目的,得到再多也没有意义。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想想“幸福到底是什么”,不要让那些物质主义影响到你,不要被固有的常识束缚。体味生活中的小确幸,真正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体验,它是由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不经意的喜悦感堆积而来的。幸福指数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未来,继而心生不安 。循序渐进而又充满目标感的生活是踏实的,最幸福的感觉是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