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讲《范进中举》,都会先明确主旨,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科举制度戕害了读书人的思想,揭示了封建制度的没落腐朽”,而这种传输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想想永远做不完的试卷和习题,想想总被禁止的课外书和游戏,更觉得老师讲得对,而今,长大了,出入社会,接受了现实的毒打,再回头去看这个虚构故事,理性分析,它像是变了个样。
范进20岁便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一直考到头发都白了,垂垂老矣,才中了举人,而在这期间他娶了屠夫的女儿,生养了孩子,其实不要说当丈夫和父亲了,他连养活自己都很吃力,可为什么屠夫会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呢?和他读书人的身份有关吗?同时,因为醉心科举,他没有任何的谋生能力,家里越来越穷,他的科考之路也越来越无望,到后来几乎揭不开锅,只能指靠着妻子娘家和邻里的接济生活,他也成了大家眼中的窝囊废,老岳父嘴里的现世宝,状况之凄惨可以想见。
在这条科举之路上,范进搭上的不光是他自己,还有他的妻儿老小,还连累了旁人,成本如此之高,竟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前赴后继,趋之若鹜,也就意味着回报非常丰厚,用今天的话说,一旦成功,就会改变命运。
对比范进中举之后的遭遇,大家都夸他文曲星下世,还有乡绅张老爷等富贵之人前来拜会巴结,又送钱财,又赠房产,他一时间就成了吃穿不愁奴仆成群的阔老爷,这样的人生奇变,恐怕也就只有科举和中奖可以实现了。对比今天,高考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求职,竞争,上位等等,一路走来,离功成名总是差一点,路途艰辛一点也不比范进少,我想,若是能一考定终身,很多人即使拼了性命也会考上一生吧。
虽然诱惑力很大,但这么难,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所收获,而一贫如洗的范进为什么一定要死磕到底,跟那些财主家、官员家的年轻俊秀相比,他的自信和胜算是什么?才华吗?细读小说,我想是公平,科举制度的公平,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样,它依然是目前中国公正公平的制度之一。
小说除了讲范进的故事之外,还讲了另外一个和他境遇相似的周进,幸运的是,周进不仅中了秀才,中了举人,还参加了会试,殿试,名列三甲,当上了广东学道。范进考秀才的时候,他恰好就是主考官,范进第一个交卷,他详细询问了情况,对他抱有极大的同情,提前认真地查看了范进的答卷,得出的结论是“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也就是“狗屁不通”,便把卷子扔在了一边。因为一直没有其它人交卷,加上对范进的同情,于是,他又把卷子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后来他把答卷又看了第三遍,得出的结论与第一次简直是天壤之别:“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因此,范进以第一名中了秀才,后来乡试一举便中,可惜因为老母猝死,他需要在乡守孝三年,不能到京城参加会试,否则说不定也会像周进一样,中个进士,做个好学道。
故事中,有一个小插曲也值得注意,就是一个叫魏好古的人,他交卷的时候请求周学道面试诗词歌赋,惹得周进大怒,并点派衙役把他架了出去,但他的试卷仍得到了周进的公平对待,“文字也还清通”,这是周进当时的评价,结果是魏好古取得了第二十名的好成绩。发榜那天周学道还勉励了他,说“用心举业,休学杂览”。
我们都知道吴敬梓写《儒林外史》是为了揭露科举制,讽刺那些醉心功名的人,但他笔下的周学道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公正考官。之后,范进参加乡试一举及第,可见乡试的考官也是公正的。可能有人疑问,如果范进的学问那样好,考官又公正,他何至于二十岁应考,考了20多次,考至54岁,才中秀才,这在故事中有很好的解释,范进的文章需多看几遍,才能看出其“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在当时由于试卷数目众多,加上阅卷时间限制,一张卷子看上好几遍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今天的高考作文,批阅的时候,也曾出现过,从低分到满分的逆转。
转变一下思考方向,周进和范进都从二十几岁考到了五十几,即使连个秀才都不是科考“老人”,他们都已经因为科举考试快要活不下去了,但还要考,继续考,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仅是科举成功后的名利双收吗?而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努力不会被金钱和权势所篡夺呢?他们俩的成功证明了科举给予天下读书人的信念,“公平”,它是面对天下所有读书人公开的遴选,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法门。
但是当公平遇上恶性竞争,公平的意义也会消逝……下一篇我们来讲科举制度的发展史,你会知道明清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爆增,读书人的数量成倍地翻番,这也是为什么,像范进这样的老童生比比皆是,但他们远没有范进那么幸运!
值得一提的是,范进是当时广东南海番禺两县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