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漫天黑雾下,在堆满垃圾的毛坯房中,一个垃圾回收工人割一斤塑料只能赚到一毛钱,而村中到处是一个个“垃圾冢”,这样的场景,在摄影师王久良拍摄的纪录片《塑料王国》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共4211字,阅读时间需要9分钟。
日前,浙江省宁波市梅山检验检疫局对重194吨、申报品名为再生橡胶的进口货物实施了退运。经鉴定,这批固废实为废轮胎,属于我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
自7月28日国办公布《禁止洋垃圾入境 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来,各地加大进口监管力度,被退运的洋垃圾不止这一宗。
此前,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委两个部门分别向世界贸易组织递交通知,宣布从2017年9月起,我国将禁止进口四大类24种固废。
这是中国首次在国际上正式向“洋垃圾”说“不”,意味着中国狙击“洋垃圾”的战役已经打响。
从允许进口到禁止,回顾我国三十多年的“洋垃圾”进口史,或许才能深知这场战役的意义。
“洋垃圾”的前世今生
“我绝对是当时县里最早穿上的那一批。”陈军拿着照片回忆着30多年前的青葱岁月,照片上的青年上穿格子衬衫,下着牛仔喇叭裤,胸前别着一副墨镜,头顶着过耳的卷发。
那是陈军在广州旅游时留下的影像,刻着他在当地换上的新造型,“我们会追赶潮流,从国外、香港等流传而来的事物都对年轻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尽管陈军生活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但由于父亲是百货商店的经理,足够支撑他去各地旅游开开眼界。
进口废旧汽车发动机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厌倦了“灰、蓝、绿”的人们开始与时尚接轨,随着外国电影等流入的喇叭裤、蛤蟆镜等成为时髦男女们的专宠,而沿海地区的广州、上海等地则成为“洋货”的传播地。
在天津,现在已经增至5万平方米的洋货市场,在最初不过是跑船海员们捎带二手货的地方,那些“洋货”主要来自日本、苏联等国家。
正是随着这股开放潮流,那些以旧服装为代表的被使用过的“洋货”开始在中国内地蔓延,从广州的白马,上海的襄阳路,到北京的秀水街,打着“外贸”旗号的买卖逐渐兴起;此后,旧电器、二手车、废五金等越来越多的“旧洋货”以走私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危险固体废物在各国间转移,1989年,国际社会制定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中国就是签约国之一;而伴随着外国废弃固体大量的进入,中国亦开始建立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体系。
从1995年起,中国陆续颁布了《关于坚决严格控制境外废物转移到我国的紧急通知》《废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并从1996年起开始对固体废物进口实行行政许可管理,并颁布了进口目录,每年对进口品种和数量进行总量调控。
从而,确立了禁止进口境外废物在境内倾倒、堆放、处置的原则,但对于“可以用作原料的废物,确有必要进口的”,进行限制进口,如废纸、废塑料等。
为何对“洋垃圾”,国家不一律禁止,而是有限度地进口呢?
“(当时)主要是希望通过进口固体废物来补充塑料、橡胶、钢铁等原料上的不足。”从事进出口贸易多年的张威认为这不难理解,垃圾也能“变废为宝”。
现在主要在广东进行废纸进口的张威,以废纸为例解释道:“由于我国森林资源相对紧张,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进口废纸就成为了造纸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根据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工业2016年度报告》显示,即使2016年进口废纸量较2015年有所下降,但我国仍有24%的纸浆由进口废纸制浆。
张威介绍,由于我国目前垃圾分类、废纸回收体系等混乱,导致废纸利用率低或增加了额外的分类成本等,而“欧美等地区却有着完善的废纸分类,分为50多类”,便于不同的原料运用和品质保证,因此“美废”(美国进口废纸)也是进口废纸的主要来源。
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曾大量进口欧美的废船、废钢,并通过拆船等处理手段从中获取钢材产品及其他有关原材料,并因此促进带动了长江中下游大量造船厂的生存和发展。
“在过去特定发展阶段,有一部分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在弥补国内资源短缺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在7月20日环保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郭敬表示。
而在国办公布的实施方案中也指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缓解原料不足,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如获至宝,“洋垃圾”被走私之路
除了国家允许进口的固体废物,人们通常在媒体上了解的更多的“洋垃圾”,是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来的。
进口“洋垃圾”港口
随着2015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改,我国对于“洋垃圾”明确分为三类,即禁止进口固体废物、限制进口和非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列入非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目录的固体废物单位,只需通过环境保护控制标准或相关技术规范审查,而无需向环保部申领相关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另外两类则严格管控。
根据2015年年初环保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实施的《进口废物管理目录》,旧衣物、废轮胎、医疗废物、废旧电池、各类金属灰渣和废旧电子产品等都被明令禁止进口。
然而,各地“洋垃圾”违规入境案件却屡屡见诸报端。
仅2017年上半年,几乎每月都有“洋垃圾”走私案被曝光。3月17日,拱北海关破获近3万吨固体废物走私大案;4月5日,深圳蛇口海关截获一批多达千吨、伪装成“人造石墨”材料的工业废料;4月18日,东莞海关查获128吨国家禁止进口的“多晶硅碳头料”固体废物;5月底,杭州海关阻截3万吨电解铝生产废料入境;6月13日,汕头海关查获8.5万吨固体废物走私入境,涉案金额高达10亿元。
而就在实施方案公布的当天,有媒体从武汉海关获悉,50多吨“洋垃圾”借道武汉被海关查获。武汉一家公司利用申报的3个集装箱将50多吨废矿渣、旧电脑等,伪装成“人造石墨”等,企图从武汉口岸入境,再运至广东进行加工销售。
“由于没有拿到许可,有些企业就会走歪路来获取更划算的原材料。”张威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但更多的走私“洋垃圾”还是为了一个“利”字,尤其是像旧衣服、废电器翻翻新就能出手,“稳赚不赔”,而很多小作坊利用废材料等也能大大节约成本。
大量隐于市井的小作坊,使得“洋垃圾”拥有庞大的市场,一个个“垃圾村”“垃圾镇”拼凑成我国的“洋垃圾”版图。
广东省贵屿镇就是典型,上世纪90年代开始,拆解国内外的旧五金电器就成为了当地的产业支柱,整个行业规模堪称国内之最,大量国外的废电子通过深圳、广州等地的转运点进入贵屿镇。
当“洋垃圾”生意形成产业链,甚至成为当地经济来源时,张威感叹,“监管就更难办了,舍弃财路并不容易”。
张威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国外,垃圾回收利用的人力等成本高,但在中国“最不缺人力”,有些商人往往只用支付不多的薪水就能顾到工人来进行就垃圾处理,还是“赚得多”。
在广东碣石镇,2009年,被央视曝光当地的“洋垃圾”旧服装垃圾产业链后,公安、工商等部门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联合执法整治行动;然而,4年后媒体重访该地时,碣石镇的“洋垃圾”市场红火如初,上千家店铺公开兜售外来的旧服装;每吨不过数百元的旧衣服,经过简单的翻新、处理,挂上“外贸”标签,利润至少翻10倍。
在摄影师王久良拍摄的纪录片《塑料王国》中,漫天黑雾下,在堆满垃圾的毛坯房中,一个垃圾回收工人割一斤塑料只能赚到一毛钱,而村中到处是一个个“垃圾冢”。
跟随他的镜头,这样大大小小的“洋垃圾”回收作坊遍布全国各地,不仅在水运更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也存在于内陆地区。
“一些国家通过多种方式将固体废物转移到其他国家,有的甚至是非法出口。”郭敬指出,国内国外都有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非法进口、夹带走私洋垃圾。
正因如此,2013年,国家海关总署启动了一次为期10个月的“绿篱行动”,来加强固体废物监管、严打“洋垃圾”走私行为。据海关总署通报,仅今年3月17日开展的整治固体废物走私联合行动第二战役中,全国12个直属海关就破获涉嫌走私犯罪团伙17个,初步查证涉嫌走私进境固体废物2.8万吨。
为了环保,狙击“洋垃圾”
尽管陆续采取了一些打击措施,但随着今年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中国才正式向“洋垃圾”说不。
4月18日,中央深改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7月18日,环保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分别向WTO递交通告文件,要求紧急调整进口固体废物清单,宣布将在今年年底前,禁止进口4大类24种洋垃圾,包括群众反映强烈的来自生活源的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
为何在经历30多年的进口生涯后,国家要正式对“洋垃圾”说不呢?
从最近各种动作来看,牵头部门均为环保部,不难看出“环保”或为最大原因。而一位来自基层的检验检疫人员也认同这一观点,“我曾在检查塑料加工厂时,看到废塑料清洗出来的水都是灰黑的,若将这个水直接排放出去,污染不容小觑”。
该工作人员进一步指出,“现实中存在大量处理垃圾的低成本、无环保措施生产的小作坊”,而一些有资质的进口加工利用单位也存在排污措施不完善,这就会造成大量污染。
据《检验检疫状况》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至2013年检出的一共1230批次环保不合格而被退运出境的进口固体废物中,由于环保不合格而被退运出境的废塑料最多,占到所有环保不合格废物批次的50%以上。
自今年7月以来,环保部进行“打击进口固体废物环境违法专项行动”,当月30日,环保部通报了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的环境违法情况。
截至7月29日,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1792家,对1074家企业提出立案处理处罚建议,占检查企业总数60%以上。
张威补充道,目前国家并未完全禁止进口固体废物,但目前禁止的如生活源的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等都是污染最为严重的种类。
“当前,中国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任务艰巨,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前所未有。”环保部环境管理司负责人表示,近两年的环境执法检查发现,一些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规模小、污染严重,污染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等环境违法行为较为突出,增加了区域环境污染负荷,也给个别地区造成了严重环境污染。
30多年前,进口“洋垃圾”的确为缓解我国原料不足等问题作出了贡献。然而,经过长时间的野蛮生长,“洋垃圾”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影响。同时,大量进口“洋垃圾”,也对国内的垃圾回收利用、环境整治等,形成掣肘作用。
堵住“洋垃圾”,难在监管,更难在部门之间的监管协作。要治愈“洋垃圾”这个顽疾,仅有“禁令”还不够。在执法层面、在发展层面、在认知层面以及法治层面,都需要“变革以图新”。
比如,在执法层面,海关部门应联合公安、交通、质检、边防海防等部门,始终保持严厉打击走私“洋垃圾”、加大惩处力度的高压态势。在法治层面,要建立健全环保法制体系,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走私洋垃圾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