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时间偏好与利息

给经济学加上时间的维度

1. 易耗品与耐用品

收入是一连串的事件 --- 《利息理论》

未来发生的一件一件的事情,连续加起来,就是你的收入。

  • 易耗品: 一次性就能把它消费完毕的。
  • 耐用品: 它提供的服务、它发挥的功能,必须是在一个时间段内慢慢发散出来的,他要有时间你才能享受的。耐用品只有在时间的维度上才能发挥它的价值,才能散发它所蕴含的服务。
    任何一种能够带来收入的资源、本领或者兵符。都是一种耐用品。

2. 不耐导致现货和期货的交易

人对消费有时间上的偏好 --- 在今天,一个苹果是一个苹果,可到明天指不定会发生什么,所以明天一个苹果就不一定是一个苹果了。这种非常自然的倾向就叫“不耐”。

年龄、想象力、文化、时局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耐心。
人与人的耐心不一样,他们对手上的耐用品的估值就不一样,这时,就会产生交易。而利率是人们推迟消费所需要索取的一种补偿,所以未来越是不确定利率就越高。


3. 利率管制与高利贷

利息是对人们延迟消费、接受不确定性的一种补偿。只要是将时间这个因素考虑在内,收取利息就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行为。

利率管制会使得穷人更加难借到钱。


4. 利率变化支配资本现值

  • 贴现率:未来价值在今天看来打折的程度。

商人囤积居奇,会让人们从今天开始把有限的资源省着点用,把它们分摊到未来的时间流里面使用,这样能产生更大的效用。
在这其中商人提供了服务 --- 熨平消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