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
此书作者蒂姆·哈福德是著名的“卧底经济学家”,英文书名 Messy: The Power of Disorder to Transform Our Lives(混乱:改变我们生活的无序力量)。这本书2016年10月上市,风评超好。 书中用大量的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十几个专业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实验,以及各种真人真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问题:我们小看了混乱。
此书颠覆了我们对生活的固有认知,用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不那么循规蹈矩,学会拥抱混乱,甚至主动去制造混乱,更能激发出创造力,当你不去努力计划成功的时候,你可能离成功更近。
近几年流行的“断舍离”,衣橱整理术,提倡秩序让生活更舒适高效;以及自控力、专注力、刻意练习、思维导图,试图建立一种思考和学习习惯上的秩序。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方式的确有用,而且被很多人坚定的执行着。然而当我看完《混乱》这本书时,一切又注入了很多相反例证。为什么“常识”也要被质疑?因为人类几乎所有的常识,都成型于工业时代,而今天的世界已经远超任何一个人可以理解的范围。
这两天读下来,有一种刷新三观的感觉。
比如:
• 注意力无法集中的人,其实更有潜力利用突发情况,不少人认为抗干扰能力弱是缺点,但事实上,这样的人更具有创造力。
• 我们都觉得随性会损害工作效率,比如文件夹不整理效率低,邮件不分类效率低,不制订工作计划效率低。实际上,这是一种普遍的误解,研究发现,循规蹈矩的生活效率更低。
• 把文档分类整理纯属浪费时间。因为花很多时间分类整理,保留的很可能是一大堆将来根本就不会用到的文档。其实文件多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随手堆在桌子上,用什么拿什么,用完再放在一堆的最上面。这个办法能自动保证最常用的文件在最上面。
• 无聊是创意的天敌,警惕则是创意的朋友。怎样才能让自己保持警醒?方法就是给自己制造意外,让自己对眼前的局面失去控制,这样你才能仔细观察这一局面,看清它的细节,然后找到出口。
• 认知多样性是提升创造力的秘方。在团队决策时,为了维持团队和谐,成员会倾向于和团队观点保持一致,不愿提出有争议的观点,这可能导致错误决定,因为谁都懒得进行批判性思考,都试图做个老好人。
• 在面对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时,聪明绝顶的人可能束手无策,而新鲜血液的注入则可能帮我们打破僵局。
如此例证书中还列举了很多,蒂姆之所以用一整本书来告诉我们混乱的魔力,是因为我们的确对此知之甚少,但绝不是说混乱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药,我们只是需要走出内心的“舒适区”,身处混乱,拥抱混乱,发现它赐予我们的独特魔法。
个人而言,应走出舒适区,与“不同世界的人”打交道,随时随地提醒自己社交压力的好处,接受与吸收多样性,慷慨接受与吸收外界冲击 。
最后是计划,应减弱任务的细致规划,只对月或周重点任务做规划,以便灵活处理应对突变事件,且能降低计划落空带来的心理焦虑与挫败感。
我喜爱的万维钢老师,在他的“精英日课”里曾说过:“作为一个人,身处这个充满机械化、标准化、规则化的现代世界之中,你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具体来说,就是你是选择循规蹈矩,还是选择自由独立。整洁的背后是循规蹈矩,是把人机械化;混乱的背后是自由独立,是让人更像人。”
这个说法点透了《混乱》的本质。
整洁或是混乱,完全由我们自己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