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适应性很强的物种。
所谓适应性(Adaptability),本身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来自达尔文的演化论(自然选择原理),就是生物对短期环境变化以及自然物种竞争的可持续生存能力,说白了,就是不管外界如何,自己活得下去,繁育后代的能力。本质上就是一种能力。
我这里说的适应性,也大体沿着这个思路,只是针对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场景而言,适应性指的是对人对生活现状的接受能力。适应了,便是短期内接受了,可以了,就这样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算了,不折腾了。
人的适应性,并不是说对外界没有要求、无所期盼、凑合着过、消极应付这么简单。而是在丰富的现实场景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特征,拥有复杂多样的面貌。
一个正常人,很难想象那些障碍人群(比如瞎子)的痛苦和困难,总觉得如果自己瞎了,那还不如死了算了…………但往往的,很多时候,我们也容易低估这些障碍人群自己对生活世界的适应能力。
有很多心理学的调查,调查那些因意外事故而导致伤残(比如缺胳膊、断腿)他们对自己的遭遇处境的心理变化。
刚开始都肯定天塌下来了一样,但是很快,就几周时间,他们的心理就可以调整过来。半年左右,他们看待自己如同看待正常人一样……他们一样具有自尊,需要被尊重,想得到信任,很多行为与常人没有什么异样。
而外人看他们,如果投入过多的尊重,保护,反而会让他们感觉到不适,甚至是另一种歧视。而他们,大多自然也会适应这种外界的“特殊关照”。
这样的心理也出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买房子之前,一个家庭主妇总是对未来婚房有各种想象,要中层,大平层,朝南,南北通风……几乎所有的理想指标都要达到。
但是,现实条件总是够不上这个期望,最后凑七凑八,只能买个老破小,或者一楼吵闹的,或者没有电梯的,或者直接就是问题房……
又但是,只要买下来的,不超过三个月,他们大都会接受。很多还是很愉快地接受了下来……
当初对生活世界光鲜亮丽的美好期待,没有实现是实力原因。而当初嗤之以鼻的喧闹周遭,之所以能适应下来,是因为这难看粗鄙的风景,并没有给自己追加任何新的情绪打击或价值损失,已然如此且不会更差,人又何必再这方面再耗散精力呢?要么怎么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
择偶当然也是的,恋爱未婚之前左挑右选,满世界考察,但是那些已婚多年的人,总是有一种感喟:其实,结婚找谁都一样,过日子嘛!其他都是虚的,汤汤水水,坛坛罐罐才是实的。
不过,话说回来了,也有“既然全天下男人都有这个臭毛病,我何必不去找个有钱的?”,“既然世上的女人都脾气差,我何不找个漂亮的?”。但这种话,都是想当初的后悔,很少是就当下而言的。
人的适应性,往往还是一种主动的适应。
主动去说服自己,接受当下的局面,不再寻求变异,不再过多的投入生命,耗散精力。
所以,适应性心理,也便是对坚持、执着、固执、非此不可、吃了秤砣铁了心等心理的一种平衡。
但在政治生活或组织生活中,适应性心理不是一个好事。人的奴性,服从,其实也是适应性心理在作祟。当人从属于一个组织集体中,环境的一切会把人驯化成一个奴才,你服从安排就好,而你的自然天性,自由个性,或者其他坚固的观念,都容易被环境给说服。
1976年之前那十年,很多人就是这样被说服的。一次又一次的运动,大字报、大喇叭、大批判,铺天盖地、山呼海啸,没几个人能承受得了,包括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相当一批大家、大师,居然到了纹革后期真的认为自己有罪,视自己的出身不好为灵魂污点,认为整个运动就是对的很有必要的,自己过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全是错的脏的……如果想通了,那下一步就是拿着刚刚内心认同的继续割命理论,去训诫别人了……
扯远了,拉回来。
从上面的人超强适应能力中,你读出什么来了?
人很懒,很顽强?很猾头,还是很贱?
都是,又都不是。
我们喜欢艰难困苦中的乐观豁达精神,
不会喜欢与荒诞屈从苟合的犬儒做派。
我们接受拼尽全力、问心无愧的随缘自化;
不想接受出于保护你安全健康的“替你做决策”。
这说明什么?社会空间的自由度很重要。高度自由的环境下,人对世界对事物的适应,都是个人的事,人们可以主动去做选择。自由度低的社会空间中,你的适应性心理就容易被人利用,摆布,乃至成为你自己禁锢自己的枷锁。
适应性只是人性的一方面,除了这个外,人还有想象、期望、目标追求,积极的心理暗示。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不想轻易地就适应这个世界周遭及当下处境。
总要突破,总要改变,总要追求好的。
要是实在是不行了……
没有不行,不会不行,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