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于同学临时有事改变约聚,与双亲同游,父亲的举手投足间,尽显他性格的深刻烙印。周遭之人无不对父亲那远超70岁之龄的年轻态面容赞不绝口,这容颜,是他岁月静好中无数善举的累积。
我与父亲正徐步向一景致处行走,忽有一乘电动代步车的老妪从后疾行超越,不料前路却是一缓坡,代步车至此无力前行。父亲当即加快步伐,从后方轻推代步椅,而老妪则从椅上站起,言道电量已尽。原来是一位健康之人,初时误以为残障。即便如此,父亲仍坚持助其攀上坡顶。
此情此景,我心中暗自揣度,父亲定会伸出援手,因他那平日的言行早已透露出这份善良。他常言年轻时游泳救人之事,且行走间总不忘挪开路上的石子。每逢佳节,对于那些常被忽视的邻里,父亲总是热情邀请至家中做客,并教导我们:对他人的善意,或许某日会成为你攀坡时的助力。
至于母亲,她的善行更是不胜枚举。昔日家中拮据时,邻里来访,她总先将刚出锅的葱花烙饼递给孩子们品尝,我曾因此不满。但他们的言传身教,那些特别的举动,已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之中。
母亲的手很巧,以前总是扯上布料,给经济不好的远亲老人做新衣服为礼物,平时做些民间快失传的手工送人。
他们这些行为影响着我们,记忆最深的一次,是下班路上,一个经常座手动轮椅的残疾人,连人带车摔倒在地上。当时脑海里面浮现了网上各种讹诈情景。虽然有些犹豫,还是把车靠边停下,过去把轮椅扶正,把人扶起。当时做了这件事情,心理甭提多高兴了。做好事能让人很快乐,身体上每个细胞都很兴奋。
他们健康的体魄,是平日里积德行善的结果。对外慷慨大方,对自己则略显节俭,我们姐妹常以此打趣他们。母亲常说:钱财乃世间流通之物,不必太过挂怀。虽是好意,却也让我们学会了大手大脚的花钱方式。直至某日,我们目睹了周围小伙伴的节俭后,也开始学着成为存钱罐。然而母亲的观念始终难以改变,直至我知识的增长与朋友圈的更迭让我学会了用故事来开导他人时,才得以让母亲默认这一变化。我给她讲述了李嘉诚一分钱的故事后,她便再未提及神欠鬼债之言。
然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却让我们家的孩子都变得异常孝顺。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日常小聚,连远方的外孙也不会落下礼物。这份孝顺之情,正是他们言传身教的最佳见证。
你的善行都会转成你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