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意带了《课标》回来,想先摘取课标中关于习作的相关内容进行一定的梳理。
想去做语文方面的研究,课标就是我们的根,从根寻起。
*【插播】3岁童言童趣(孩子又懒得刷牙,一边当榜样刷起来,一边哼哼着他最近新学的歌。)
《刷牙匠》
妈:我是一支小牙刷,刷牙本领强。
我要把那小牙齿,刷得很漂亮。
刷了上牙刷下牙,牙刷飞舞忙。
孩:哎呀我的小牙齿,变呀变白了。
爸爸说,孩子得到妈妈的真传,很会改歌词。而我却想说,最简单的阅读和写作,就是从童谣开始,从模仿开始,不经意间你就会发现,孩子就是天生的诗人。
曾经听《名师之路》雪野老师的报告,他提到一本书,就叫《读孩子的诗》。认真读完了那些诗,欣赏了那些插画。孩子的诗真有趣,把你带进充满真善美,充满童真童趣的世界。
接下来回到正题,《课标》中关于习作的内容。先总体去看: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运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特点】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
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的发展。【设计思路】
明日继续梳理,就这样日积月累,同语文课程的特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