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原创艺术与成人艺术,在美感特征上应该是一致的。虽然儿童在艺术创作方面、思想深度和技能技巧上还不成熟,但从艺术的本质上看,他们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往往更能体现事物的本真面貌,闪现出美的能量。根据美学家叶朗先生的美感原理,我们总结儿童原创艺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美感特征。
一、无功利性
儿童进行艺术活动没有任何的功利目的。他们接触绘画工具表现社会生活是出于好奇。当受到赞美时,就对艺术有了兴趣,绘画只是他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而已。叶朗先生认为“美感的无功利性使主体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解放。"儿童原创艺术最宝贵的品质就在这里。
二、直觉性
儿童原创艺术主要依靠直觉,它超越知识,不属于认识论范時,是一种生活体验。儿童原创绘画不是在画理、画论指导下产生的,是在体验中产生的意象,是情与思的结合。然而,在他们无意识的创作中,也往往包含一定的理性成分,表现出符合审美规律的作品。因此,儿童随着自己经验的积累,知识面不断扩大,会逐渐对美的形式规律有所理解,儿童艺术会自然向前发展。
三、创造性
儿童的艺术创造不受任何束缚,他们依靠知觉和想象表现感受,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具有唯一性和独创性。叶朗先生指出:“审美知觉是激发起来的情感与想象的契合而形成的,是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儿童艺术限于儿童心理发育水平的差异,有些图画只是一种说明性图解,一时还达不到审美的境界,但有些儿童原创艺术却能打动人心,给人以美的启发和享受。
四、超越性
美感是对主观与客观二者关系的超越,是对自我的超越,是一种精神的超越。它使人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儿童艺术不受真实局限,可以自由翱翔在想象的世界里。然而,这种想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而是依据个人的生活体验,通过“移情”、联想创造出的超现实的艺术构想。
五、愉悦性
儿童通过艺术活动得到审美享受。他们有时用艺术自娱自乐,“从而在心灵深处引发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叶朗著《美在意象〉)。儿童画画时,心情是愉悦的,有时还会借用图画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