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即将逝去,2017年即将到来的那一刻,我们可以看到朋友圈里的动态几乎都是对过去一年的告别和总结,对新一年的迎接和决心:2016年如何如何,2017年要如何如何。然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元旦放假三天,有多少人在跨年之夜通宵达旦,夙夜不寐?跨年也许无可厚非,但又有多少人第二天一睡睡到正午12点之后,紧接着,又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有多少人在三天假期之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开始了新一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又有多少人已做好新一年的计划,开始逐步将朋友圈中的豪情壮志实现?
很不幸,在发完朋友圈后的那一刻,我们大部分人的“雄心壮志”只是停留在“频上谈兵”,原本的生活是怎样还是怎样:熬夜的继续熬夜,睡懒觉的继续睡懒觉,在各种电视节目里难以自拔的继续难以自拔……我们就像沟壑里的一潭死水,即使把我们换到新筑建的漕道里,仍是一潭死水,又浑又臭,没有“新”生命流动的迹象!
谁说我不知道所谓的大道理?谁说我不知道应该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谁说我不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和严重性?
对,我们都知道很多得道理,我们都懂得很多的知识,我们都知道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是正道。可是,但是,现实是,我们很多时候仍然是一块扶不上墙的烂泥!
“真正的学习一定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也就是能够从“知”这一步成功跨越到“行”这一端。而我们很多人都被挡到了“行”的门外,可望而不可即。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在学习一门新知识或是新技能的时候,我们会很愿意去获取与之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因为从“不知”到“知”这一步是简单的,有趣的,充满成就感的;而对新知识新技能的运用上我们总是一再拖延,感觉无所适从,因为一门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运用是复杂的、困难的、无聊的、费时的,而它的复杂和困难,无聊和费时,让大部分的我们做不到焚膏继晷的专注,做不到夜以继日的持之以恒,于是,最后我们对之置之不理,抛入脑后。
现如今,各行各业,各技各能,市场上都充斥着琳琅满目的书籍、录像、音频、讲座、培训班。对新知识的不断接触很多时候反而让我们变得焦躁不安,发现不懂的太多,要学的太多,然而听完“大咖”的分享,看完名家的著作,很多时候让我们觉得更加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是好!
作者在书中建议:首先要确定自己需要学什么,然后更有效率地、专注的、有间隔的重复并实践,去真正学习这些东西。
短短几句话,听上去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并不是一件易事,我们仿佛又陷入了”知而不行”,”知却难行”的怪圈中。
对于要“学什么”,我们往往心知肚明,关键在于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将其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重复。在刚刚接触一种新知识步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我们掌握的实质性内容可谓微乎其微。而重复有两大利处:第一,避免遗忘;第二,碰撞出新的火花。我们往往有这样的经验,对以往知识的再次回顾和接触,大脑往往能产生一些之前没有意识到或想到的东西,我们发现“新大陆”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跟进。根据自身的经验,我觉得这一步主要是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跟进所学的知识;第二,跟进学习习惯的养成;第三跟进目标(任务)的完成进度。
跟进所学的知识。当我们在学习某个技能(知识)的时候,我们切忌急功近利,想把与之相关的知识全部尽收脑中(现如今也不太可能)。一旦我们这样去做了,我们会发现,表面上我们好像学到了不少,但是实际上却是凤毛麟角。更值得我们去做的应该是把我们近期接触到的新知识去试着运用于实践当中,而实践的频率不是偶尔,而是有意识的时不时把新“知”落实到“行”中,从“行”中体验“知”真正的力量!
跟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接触一个新领域时,我们要学的东西往往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一步一步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刚开始时,我们不确信究竟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最能高效率的完成自己的目标。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习计划不断地做出调整,相应的你的学习习惯也需要不断完善,直至你的学习习惯和你的学习计划可以高度吻合。比如,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作家,每天晨起写作,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写作,又或者在不同时间段里去写作,这些都是一名作家所需要养成的写作习惯。而这些习惯的养成肯定不是一蹴而就。刚开始,你会觉得很难做到,于是怀疑,怀疑是否有必要,怀疑是否有价值。其实你觉得“难”就对了,在这“怀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在行为上去强化这些习惯,最后你会发现,原本觉得难以养成的这些习惯,原来也可以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根据目标(任务)的完成进度。用手机或是电脑下载某个文件或是APP之类东西的时候,页面通常都有一个下载的进度,尽管有的时候速度很慢,但是我们仍会然耐心等到页面显示100%的完成进度的那一刻再关掉页面。再回想我们在银行排队办理业务的时候,多少次我们对里面工作人员怒目横眉,看着她们在工作台前不停地捯饬着一堆堆的文件,不知道何时能完成,如果不急的话我们很多时候都会中途放弃,选择离开。目标之所以是目标,是因为目标的达成一般都是超出我们现有能力的一种理想状态。所以,当我们设定一个目标时,对目标完成的进度一定要及时跟进。慢了(没有完成),我们需要寻找原因;快了(完成了),我们可以建立自信,从而更加专注的去一步一步将目标实现。所以,对目标的完成需要做“量化”,让无形的目标有形可见,有量可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目标。比如,当你要学习一门外语的时候,你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进行跟进,将之量化。每天记多少单词,每天阅读多少的文章,每天练习口语的时间是多少,每天听英文音频的时间又是多少.......在这过程中,你要时刻监视自己是否有完成(量),完成的又是怎么样(质)。既然定下的计划那就要坚持的去执行,不管有多忙有多累,不容任何借口。每天看着自己的量都在蹭蹭蹭的往上加,士气也会更加高昂,随之,质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
前不久,一个家长来到校区找我聊了两个多小时。聊天内容都是在谈一个问题:孩子懂的道理很多,但是行动上(学习)不尽人意。家长向我取经,说实话该说的我已经都浑身解数的讲明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虽是流口常谈的老话,但是我觉得是最贴切不过的话了。
我们需明白:不管是对知识的重复,还是对知识的跟进、习惯的跟进、目标完成的跟进,都需要你的潜心笃志,你的坚持不渝。“你”永远是自己真正的解铃人!脱离了自身的努力和坚持永远是白搭!只是努力的程度会不一样,有些人需要很努力才能达标,有些人只要努力一点就达标。所以,如果你是一只是笨鸟,那就需要不怕折翼的勇气和决心,努力起飞;是雄鹰,至少也需要挥动翅膀,才能冲向高空;空有一双强健的翅膀,连振翅都不屑,那就只能等着坐吃山空,无所作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