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玩沙包、还有的跳绳,一只只欢乐的小鸟活跃在院子里。可范子莹小朋友却不一样别的小伙伴,因为他身患残疾,在入园前的几个月刚刚动过一次大手术, 此刻走路还不是很稳,语言表达本事也比较差。对于这样的孩子,身为班老师的我,在看好别的孩子的同时,还要百倍的去关心照顾她,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时带着他,牵着她的小手,生怕她出什么意外。可这一次, 我却发现他的小手在往外挣脱,并不时的用另一只小手 去掰我的手,用不清晰的声音对我说:“教师,我也要去玩。"一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感觉到对这种异常的呵护方法起了疑问,我一边说:“,必须要细心,不要摔倒。”一边轻轻地放开他的小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像范子莹这样的孩子不是很多,身患残疾,是只受伤的小鸟”,有自我的梦想,自我的愿望,她也想跟同龄的小伙伴一样去玩耍、 去游戏、去想象,去飞翔。如果教师一刻也不离他左右,百倍的去关心照顺他,从身体这方面给于她无微不至的照顺,却忽略了她的个性发展,虽然她的身体患有残疾,他的大脑发育却很正常,识字、数数都不差。小朋友想做的事情,她也想做;小朋友想玩的事情,她也想去玩。如果别的小朋友去游戏、去玩耍,让她例外,这样做是否会伤了她的自尊,心灵也能受到伤害。他会不满意教师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照颐。对教师说:“教师,我也要去玩”。教师应当在照颐她的同时,慢慢去锻炼她,让她适上幼儿园的环境,让他她在这个环境中健康成长。不管哪些活动,哪些游戏,都应当让他去参加,让她加入到这个团体队伍中来。只是在活动时,教师随时倍加照顺,这样不仅仅保护了她的自尊,还让别的孩子,明白并学会照顾关心有残疾的小伙伴,明白互相帮忙是一种美德, 更能体现出一种人人平等、和谐相处的氛围。
中三 王恒娜
20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