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钱是衡量一个人自身利益与自我成就感的标尺。奖励与惩罚,承诺与威胁,都会被我们在脑海中谨慎的记录下来。这些因素如同社会环境中的诱因一样影响着我们的偏向,激发我们的行为。
于是我们拒绝减少损失,因为有时这样做就相当于承认失败。奖励和惩罚带来的最终价值常会使人有情绪反应,这是精神上的自我交易。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将自己的钱存在不同的银行账户里,其实是我们仅仅是将钱存在了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比如零用钱和普通存款,支付孩子教育费用的或急诊的预留存款等。
存款是为了自我控制,通常我们也会为了自我控制而付出代价,比如:一面把钱存入储蓄账户,一面却透支信用卡。这就是心理账户的模式选择,人们通过有限的大脑使所有事情都得到掌控,易于管理,也是一种窄框架形式。
要做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不要去依赖心理账户,对结果的看法要经过综合分析得来,是受外部诱因驱使的。
沉默成本悖论
球迷买了门票而冒着暴风雪开车去看演出,不幸福的婚姻,没有希望的研究项目等,在需要做出损失和不利风险中作出选择,这就是一种沉默成本悖论。
结束语~心态
无论到多远的地方,皆可看见开阔的风景
没有任何不可以做的事
没有任何非做不可的事
也没有不满足的心态
百分之百满足自己能存在当下
加油,努力的菇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