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辩证]简单聊虚实……

图片发自简书App

病证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是病邪和正气两种力量的对比和抗衡的结果。通过辨证虚实,可帮助了解致病因素的强弱、抗病能力的盛衰等。

    虚,主要是指正气虚,其主要证候是: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身倦无力,或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大便溏泻,小便频数或失禁,舌质淡,舌面光净无苔,脉细弱无力;有的手足不温,下利清谷(水样大便夹有不消化的食物),少气懒言;有的腹胀时减,减后复胀,或腹痛喜按,按之痛减,这类虚证有时可与寒证同时存在,且多见于久病、慢性病、机体抗病能力不足或脏腑整体功能衰退时。

    实证的主要证候:呼吸气粗,心神烦躁,胸胁或胃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或腹泻里急后重,小便不通或淋漓涩痛,舌红,苔黄厚腻,脉实有力;有的可有发热、烦渴、狂躁、胡言乱语、无汗、汗出而热不退。此类实证可与热证同时存在,多见于急性病邪气盛、正气足,新病,机体反应亢奋,抗病能力较强的时候。

    慢性病患者正气已虚,邪气又实,即形成虚实夹杂证。真虚假实,其本质是虚,现象似实;真实假虚,其本质是实,现象似虚。虚实的转化,取决于正邪两种力量对比的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02评论 0 33
  • 论人法于天地 [原文]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天地有四时五行,寒...
    天一书社阅读 11,863评论 0 18
  • 胡希恕先生认为:经方临床的核心,是“八纲六经”以及由此细化的“方证对应”。 具体来说: “八纲”是指表、里、寒、热...
    九味甲子阅读 11,448评论 0 4
  • 闲话少说就说说我身边几个人的例子。 第一个是我的高中学姐,估计也就比我大一岁两岁的样子,老公是中兴的,老公家里应该...
    弯弯ww阅读 2,939评论 2 1
  • Jupyter Notebook 以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步骤如下 然后将本地端口映射到服务端的--port=8889...
    keaidelele阅读 6,579评论 0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