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如何倾听,当好最佳听众

前面我们讲到表达,提到比表达更需要练习的是倾听。事实上,相比倾听,我们要练习的是倾听力。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01 表达与倾听

我们说一个人表达能力强时,会说:ta表达清晰,ta口齿伶俐……

当我们想形容一个人懂得倾听时,大多数人脑海中却没什么词,最多就是ta沉默寡言,ta……没了。

很多人以为话多就是爱表达,话少就是不会表达。

实际上,做一件事,和“会做一件事”,性质上是不一样的。

表达力很重要,我曾经一度认为,表达最能锻炼一个人的思维逻辑能力。但越往后,我觉得会倾听才是。

有人喜欢讲一堆话,然后里面就一句要紧的。这时候,如果你能轻而易举地排除掉无关紧要的话,找到并理解那句重要的话,不是美哉?

生活中这样费口舌的人不多,人们聚集在一起,多半是闲聊唠嗑,并无关系。

但是在职场上,很多上位者在开会、训诫下属时,都习惯长篇大论,讲些有的没的。

如果你能够练就一番倾听力,理解他人的画外音,不用刻意揣摩就能理解领导的意思和重点。相信你一定进步飞快、能够高升。

02 如何练习自己的倾听力

会倾听并不代表你拥有倾听力。倾听和一个动词,一个行为,倾听力是一个名词,一个技能。

技能都是可训练的。

那么技能有强有弱,倾听力也是如此。它大致可以理解成三个阶段:
【初阶】专注力,关键词提取力
【中阶】概括力
【高阶】情商力

专注力和个人的自律习惯相关,关键词提取能力却是相对简单。然而,我在前面也提到了,光是能够理解他人话中的重点,就足以让你成为一个不错的倾听者。

倾听力不仅可以用在人际交流上,理解它的底层逻辑,就可以一通三通。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高中语文写阅读理解,看到一篇文、一段话,我们可以快速地划出重点。

学会找出话语中的重点,这还不够。如果我们想要阅读理解拿高分,找出重点内容后,我们还要学会概括。将其重点内容阐述清晰,就是一种更为巧妙的训练逻辑力的方法。

我们和人交谈时,需要把冗长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甚至是几个关键词,并快速反馈给分享者。这个过程,是比较理性的思维模式,用好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社交。

我在之前的分享中提到过,人际交往也属于情商的范畴。这里继续延展来讲,我们抓取关键词,概括中心后,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下,调整自己的反馈模式。

这就是情商力的体现。我们倾听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达。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训练呢?

毋庸置疑的是,倾听力也需要刻意练习。

首先,推荐两本书:《好好学习》和《刻意练习》。
其次,根据奶爸的分享,来聊聊我个人的经验:

① 学会提问,鼓励对方表达,如果对方愿意甚至是喜欢表达,要满足对方的表达欲。
② 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能一味靠眼神来互动肯定,有时候还需要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认可。
③ 和他人聊天时,要尊重他人隐私,忌好奇心过重。
④ 可从对话里挑选彼此感兴趣的点进行扩散。

最后,补充一个新的提问方式:TQ模式。如下。

03 什么是TQ模式

奶爸之前分享的AQ模式,适合用在破冰环节。今天提到的新提问技巧,可以用于深度交流。

当你们要产生更多的链接,就不能够只停留在对彼此的问候上,要学会深度挖掘他人的兴趣爱好。

想要更了解一个人,就可以尝试TQ模式,先「tell a story」,言明自己的观点,再主动提问。这时候,提问像是一条线,起始点是你的表达,弯弯曲曲一直探,最后发现另一头在对方身上。

这是你要达成的效果,前提是你健谈。

奶爸说,和性格内向的人交流,更方便锻炼自己的提问能力,因为他们的表达欲望不够强烈,你可以引导他们去回答。

事实上,表达能力强的人,对他人的影响力也强。擅长提问的人,同样擅长释放影响力。

前者可以主导一场对话,在固定的话题里游刃有余。而后者可以引导一场对话,将话题往自己的需求靠拢,还会产生新的收获。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啦。再见啦。

2020.09.1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