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上段
3.主体剧情,正式上演
介绍完了主人公,主体剧情正式上演。在推理作品中,作者叙述故事通常是平平淡淡,看似无关紧要,实则隐藏重大线索。
剧情中,新一与小兰去上课。小兰责怪新一木瓜脑袋忘记了曾经的约定——要在第二天带小兰去游乐园约会,便给了新一一脚。恰巧一阵风吹过,吹开了小兰的裙子,让新一看到了内裤。羞愧的小兰只得拿新一出气。看到这里,观众一般都是会心一笑,这是动画片常见的搞笑场面。
第二天,新一和小兰去乘坐凌霄飞车。为了向小兰介绍福尔摩斯的能耐,新一随意握住一名女子的手,对小兰说:“这位小姐是练过体操的选手”。让对方惊诧不已。
新一做出了解释,原来对方的双手有许多水泡,只有练过类似单双杠体操的运动员才会有这种水泡。
小兰说:“网球运动员的手上也会有水泡啊!”
新一道出了另一条真相,修正了自己的推理,也是给观众解惑。那就是风吹起了对方的裙子,被新一注意到了。女子的大腿有一条横向的伤痕,这是只有练单双杠的运动员才会有的伤。
看出来了吧,前有小兰的裙子被吹起,然后是陌生女子的裙子被吹起,都是有关联的。这样设计不会显得突兀。如果上来就说新一看到对方的裙内风光,观众会以为新一是色狼呢!所以要有这么一个过渡。
时间到了,新一和小兰乘上了凌霄飞车。之前练单双杠体操的运动员和她的朋友们也搭乘同一趟。飞车进入山洞,四周一片漆黑,凶案出现。飞车从山洞出来,新一身后的男子,头部被割断了。
为了防范小朋友们的不适,这里进行了圣光处理。那一秒钟让我没看明白,有点莫名其妙。倒回又看一遍,才知道是死了人。
4.破案场面,高潮迭起
《名侦探柯南》在推理作品中属于本格推理。本格推理其实是推理小说的一种流派,惊险刺激,考验脑洞。作者往往将证据摆在读者面前,却不当场挑明,甚至使用一些手法或诡计迷惑读者,最后再由小说中的侦探来最终解谜。在本格推理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破案部分,它极大地挑战着读者的脑洞。
剧中,警察发现被害人女友的手提包中有一把带血的匕首,她在乘坐凌霄飞车时又是坐在被害人旁边,因此就把她列为首要怀疑对象。作为一部本格推理作品,无能的警察总是伴随着英明的侦探,这样的设计对比鲜明,可以更加突出侦探的推理能力。像是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作品,里面总有那么几个警探,办案抓不到头绪,需要借助福尔摩斯的力量。
凶手是谁,青山刚昌(《名侦探柯南》的作者)其实早有交代,只是观众没有留意,或者说没时间留意,因为给观众思考的时间极短。后面新一一一挑明。推理可谓丝丝入扣,层层递进,高潮迭起。
在一部本格推理作品中,作者一定要想到所有可能性,将读者的所有怀疑一次解释清楚。在情节中埋的坑也要在结尾填好。否则会让读者莫名其妙,从而弃书弃剧。包中的刀,先不考虑血迹问题,只是用一名女子的手,割掉一名男子的头,完全不符合情理。而坐在新一前面,那个单双杠体操女子,脖颈上的项链消失,说明那才是凶器,她才是凶手。项链是用钢丝穿成的,另一头连接的钩锁挂到飞车轨道上。利用飞车的速度,不易断裂的钢丝是可以将人的头割断的。另外,落在新一脸上的眼泪和凶手脸上的泪痕,又说明其中有情杀的成分。所有这些因素几乎无懈可击,不露破绽。
5.结局设套,留有悬念
结局若是如此结束,《柯南》不会有这么大的人气。谁是黑衣人组织的幕后老大众说纷纭,引起了很大的话题,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乘坐飞车的最后两个人,也就是那两名黑衣人,引起了新一的注意。不似常人的装扮相信不少观众也会在内心打下小小的问号。两名中年大叔,一身黑衣,还是乘坐飞车游玩,有些不合常理。正是因为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好奇,新一变成了小孩。变成小孩后,新一会有怎样的表现,试问哪个观众不会期待。
黑衣人到底是个什么组织?他们的目标是什么?毛利兰与新一的爱情故事又是如何发展?这样的结局扣人心弦,留有悬念,为下一集剧情埋下了伏笔。
后面大家都知道了。新一变成了柯南,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发生凶案,是个不祥之小孩。毛利小五郎莫名地获得“睡眠中的名侦探”的称号。毛利兰和新一也最终成为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一对异样情侣。
好的故事是什么样子?《名侦探柯南》首集带给了我们答案。首先要在开头先声夺人,调动读者胃口;随后进入平淡期,交代主要人物,缓解读者疲劳,拉长剧情进展;故事进入主要情景后要逐步着力,加入小冲突或一些小幽默提升情绪;在接近结尾处要着重渲染,将剧情推向高潮;尾声部分再次缓解读者疲惫的心,交代故事结局。另外,若是打算写成系列故事,就要考虑在适当情节加入额外线索,留下悬念,在后面的故事中逐渐揭开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