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目自阔

      苏格拉底曾说:“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

                                                                ——题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昔有古人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绝巅之上,举目四望,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顿生豪迈之感,挥笔一洒,方成千古绝唱。

      今有闲人,仰天长叹,大发感慨:“贫穷限制了想象”。实则不然,是想象限制了贫穷。而限制想象的正好是你所处的格局,所在的高度。井底之蛙,最大所见,也不过那几寸天地;燕雀所过,只知觅食。鸿鹄扶摇而上几万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有人不在乎一时得失,因为他看重的是长远利益;有人对小事斤斤计较,他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眼界不同,决定你看问题的角度亦不同,自然也就得失不一。眼光的短浅会让人固步自封,有史为鉴,不说更远,就看近代,一部《海国图志》的出世就让魏源成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可见清朝的闭关锁国到了何种境地,落后到何种地步。康乾盛世的巅峰让八旗子弟停留在了大清国盛民强、地广物博的认知里,殊不知西方列强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对我中华磨刀霍霍,后来的衰败也是必然。站在谷中看云彩的,又怎会比站在山顶看明月的人所看到的的世界更美呢?再看太平天国,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后的结局又如何,看似是内外势力镇压导致的失败,实则真正的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领导人看不到时代发展的潮流,胸中无日月,又怎会得天下,你所站得高度,并不足让你看清世界的面貌,你有怎能去改变世界呢?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安于现状。生活会让你认清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但最后的结果还是由你自己的选择决定。若你屈从于现实,向他妥协,那么你便会逐渐失去原本该有的动力,在所在的小格局里越陷越深,最终停留在那里,不会再上升,更有甚者会被淹没;若你选择在认清现实之后更加努力去弥补差距,那么你会不断突破原有,更加接近于你的梦想,努力不一定就会实现梦想,但它也不会让你毫无收获,付出必定会有回报,回馈你的方式也许是在无形之中,它会让你所处高度不断提升,看得更远。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人局限于一方天地,他的所见所闻便仅仅于这小格局,若不站得高一点,他便永远也无法跳出这个圈子,安眠于自己无所不知的美梦里。殊不知夜郎自大,他眼里的国不过他人不屑一顾的一隅之地。而那些登高望远之人,因为看到过那更美更广袤无垠的世界,他会一直保持那颗不断向上的心,他会更加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短浅,追求更大的进步,这就是越学习越发现自己一无所知,更加感到苍穹之大自身渺小,更加迫切去丰富充实自己。其实人生的路是没有终点的,不会因你年老而停止前进,我们都是在路上不断奔波的人,唯一的区别便是所走过的路长短不一,路过的风景也截然不同。

      美国的穷人会越来越穷,而富人会来越富,因为他们所处阶级的不同,所站高度的不同,导致他们对财富的看法不同,穷人是为钱服务,富人是让钱为人服务。不是地位限制你的想象,而是你所在的高度限制你所看到的风景,由此限制你的想象,所以,有生之年,我们不妨好好提高自己所处的高度,去努力试试当你所处高度不同,诸君看到的景色与境界是否还是一成不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其实是一篇学习笔记,分享出来是想和简友们交流心得,比起一个人闷头自学,我想这种方式更能够加深学习的印象和效果。 ...
    清心澜意阅读 6,953评论 0 75
  • 2018.6.4 今天去照形象照,内心波动好大,之前的修行,感觉有些白修了,自己的傲心、躁心都冒出来了,回馈的方式...
    若嘉阅读 2,361评论 2 2
  • 你帮人100分,当有一天你只肯帮80分,他便会清空你所有的恩,宁愿选择只帮他70的70分的人做朋友 奇怪的心态 狡...
    馨之芬芳阅读 1,02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