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进入《答欧阳崇一》篇章的学习。
欧阳崇一,江西人,先生重要的学生,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先生诸多学生,都提到良知与见闻,先生一次次更深入的解析,让良知与见闻的关系越来越明: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良知不由见闻产生,良知存于心之本体,人生下来都具有,随着人的长大,逐渐被各种欲所蒙蔽。在生长的过程中,人通过学习、遇事、游历等各种方式,不断见识到更多。
要想多获得知,都需要就遇到的事、各种见闻去格,用良知去格,所谓格物致知、致良知,而非偏求在多见多闻,不用心去致知,多见无益。
所以先生说:
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
欧阳崇一在“宁不了事”上的发问,能考出他经常被事所困,其实芸芸众生,何不是如此?
先生一针见血指出了问题所在,为事所累,往往是有了谋求、强取、计较成败利钝爱憎等的功利之心,强求宁事了事,故皆不得为致良知。
那做为平常人的我们,该怎样做呢,该如何下功夫呢?
义者,宜也,心得其宜之谓义。能致良知则心得其宜。君子之酬万变,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所以凡是学问的功夫,一心一意就是诚,三心二意就是伪,出现强求的私欲,都是我们致良知的意志孩欠诚信、精一和真切。
欧阳崇一关于“人情机诈、为人欺又非觉”的问题也特别经典,代表了大多数平凡人的企盼。
君子学以为己,未尝虞人之欺己也。恒不自欺其良知而已。是故不欺则良知无所伪而诚,诚则明矣。自信则良知无所惑而明,明则诚矣。明、诚相生,是故良知常觉、常照。常觉、常照则如明镜之悬,而物之来者自不能循其妍媸矣。何者?不欺而诚,则无所容其欺,苟有欺焉而觉矣。自信而明,则无所容其不信,苟不信焉而觉矣。
君子求学的目的是为了修养自己,他们从不考虑别人会欺骗自己,永远坚持不欺骗自己的良知。从不考虑别人会不相信自己,永远坚信自己的良知;从不寻求预先警觉别人的欺诈与不守信用,永远努力自我觉察自己的良知。
所以,他们不欺骗自己,良知就不虚伪而真诚,真诚就光明。他们自信,良知就没有迷惑而光明,光明就真诚。光明和真诚互相促进,良知就永远知觉、永远光明,心就如同明镜高悬,事物临现时自然不能隐遁其美丑。即使有欺骗,都能觉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