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小黄鸭是哪只?
从前,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开了家洗染店。天一下雨,老奶奶就发愁地说:“哎!我小儿子洗的衣服到哪里去晒呀!要是干不了,顾客就该找他麻烦了……”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可老奶奶还是发愁:“哎!看这大晴天,哪还有人来买我大儿子的伞呀!” 这就样,老奶奶一天到晚愁眉不展,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邻居见她一天天衰老下去,便对她说:“老奶奶,你好福气呀!一到下雨天,您大儿子的雨伞就卖得特别好,天一睛您小儿子的店里顾客盈门,真让人羡慕呀!”老奶奶一想,对呀!我原来怎么就没想到呢!从此以后老奶奶不再愁了,她吃得香,睡得香,整天乐呵呵的,大家都说她好像变了一个人。
这个故事大家都熟悉吧?说明了人们看待同一事物不同解码的基本规律。
我们一起读读下面这一段话:
解码的过程和结果因各人视角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也有基本一致的规律可循。为了说明这个基本的规律,我们来想象一只在玩具店里经常能见到的“ 会说话的小黄鸭”。这只会念儿歌、会讲故事的鸭子在不同人的眼中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1.在孩子眼中,他关心的是“小黄鸭说了什么”,于是他听到的是儿歌、故事。即孩子关心的是最直接的信息。
2.在家长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什么”,首先他们会把它定义为一个玩具(而不是一只鸭子),然后他们可能会对这只鸭子的娱乐性、教育性、安全性、性价比等做出评判。也就是说,家长关心的是价值和意义。
3.在玩具工程师的眼中,他们关心的是“小黄鸭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们会思考和设计小黄鸭有哪些功能模块,会想它的电路结构以及声光效果。也就是说,工程师关心的是结构和实现。
因此,简单地说,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他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回想起多年前的一个经历,我真的是没有理解到我先生的举动的深意。每当看小孩有时不良行为,开口想要教育的时候,平时少言少语的先生他突然冒泡:儿子来看看电视,儿子来睡觉,儿子来写作业,儿子来喝多一碗汤……。当年“不谙世事”的懵懂太太~,很不明白先生的这一举动:我刚要开口说话,怎么总觉得你要打岔我呀?!先生一脸无辜的样子:木有木有木有~,怎么敢打扰老婆大人呢?
看了这小黄鸭子的理论,我开始揣摩先生的真正含义,他就是要分散我的注意力,不让我“训斥”孩子。
所以当我们在和人交往,和人谈话,首先要想想,自己有哪三只小鸭子: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它有什么价值?它的实际含义目的是什么?
当然,我们在和人互动的时候也要去想想别人有哪三只鸭子:他说了什么?他做了什么,他做的他说的有什么价值?他做的他说的真正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因为人的家庭环境,背景教育经历,世界观人生观,社会价值,每个人都不一样。同样的一句话,同样的事情,同样的一个景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俗话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经常和学生接触,学生呈现给我们,最常态的一面就是科室里的一面,要不就是一个勤奋类型,要不就是沉默寡言的类型,要么就是无所事事,无心向学的类型……但是,每一次你和一个学生进行深入的接触,你就会发现其实它有多面性,TA擅长打游戏,擅长画画,擅长表演,擅长唱歌跳舞热爱义工,热爱……。
我们有时候不能get到其他人的目的或者沟通有误会,有冲突,没有认识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方方面面,那是因为没有更深思熟虑,审视那三只小黄鸭子,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们在交际场合需要跳出我们的局限,跳出我们自身的框架。
周日,先生买回来一大包手工饺子,我曾经说过的最爱的芋头饺子。他就一直买买买……可是我觉得这饺子的味道变了,饺子本来是预备在繁忙的上班时间,拿到办公室去的早餐。我说周末不想吃,一吃我就感受到上班的味道,难受。先生笑了:恰恰相反,儿子最爱这个饺子了,因为一吃到这饺子,他就意识到回到了妈妈家,是周末时光,美妙的时间。
哈哈哈,我又知道了,是三只小黄鸭子在我们面前飞。我变得聪明了,走进厨房拿出面条,给自己做一碗鸡蛋葱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