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以前的征文水一水)
林先生一家五口是在一个周末搬进我们家隔壁的。
那天上午,父亲对我们说道:“要成为我们新邻居的一家人刚来上海,人生地不熟,我们可以去帮帮他们。”父亲的话得到了我们的赞同——我们也想尽自己所能,帮助新邻居,让他们融入这个由老街坊组成的大家庭。
“你好,我们住你们隔壁,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还请多多关照!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们的吗?我们可以帮您搬东西。”
林先生似乎有一瞬的受宠若惊,随即笑道:“你们好,我姓林。你们能帮忙的话真是太好了,我自己还真忙不过来。”
父亲和爷爷便帮助林先生搬起家具和物什来,母亲和我带领着林太太和林奶奶到附近参观,讨论着各个超市,商店和日常需要的各个去处。
晚上,林先生一家邀请我们去他们的新房吃晚饭。
无法忘却的是餐桌上,林先生说的一句话:“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有了你们的热情相助,这件屋子更亮堂了!”
我们笑起来。我想,我能够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曾被热情以待。
有一次,我们一家去一处风景绝佳,但在深山中的苗寨游玩。因山路崎岖而不得不徒步上山的我们,在地势复杂的山林间迷了路,不知该往哪儿走。忽然听到嘹亮的山歌——一位背着竹篓的大伯正边走边唱。
“抱歉,问一下,该怎么上山?”
那位大伯爽朗地笑起来,说到:“第一次来的客人大多不知道怎么走,来,跟我走!”
我们紧跟着大伯的脚步,大伯非常健谈,一路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那里的山水,那里的文化,那里的特产……从走山路的技巧说到苗寨的风土人情……
“你们要去山顶的民宿吧?那得好远呢!诺,这旁边是我家,要不去我那儿歇会儿?”
我们谢绝了大伯的好意,也不免为那“好远”的路所担忧。
大伯好像看穿我们的担忧,笑道:“没事,上山的路我熟,我带你们上去就是!”到山顶时,天已擦黑了。下山的路长且崎岖,正当我们为他担心下山危险时,他将手一摆,说道:“没事,这路我走了无数回了,我还得回家喂猪呢!对了,苗寨欢迎你们!”说着,他又消失在朦胧的夜色之中了。依稀听见他唱的山歌,这一次我听清了歌词:“……热情好客的苗家人喽,来迎远方的客……”听着逐渐漂远的山歌,我望着漫天繁星,不禁笑起来——现在我的心,便如这繁星般闪闪发光。
同样是初来乍到,苗家大伯以热情的介绍和引导迎接远方的陌生人,那对于林先生一家,我们便是在向他们传递着一份热情吧?热情于无形之中建立起友善的纽带,将我们的心联在一起,感受彼此的善意,让每个人的心灵绽出绚丽的光芒。
生活中处处是热情的体现:邻里间,是日常的举手之劳;朋友间,是“丰年留客足鸡豚”的热情盛意;民族间,是好客爽朗,真诚的欢迎。国家之间,热忱真挚亦是友好交往的桥梁。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笑迎八方客,获得国际上的极高评价;疫情期间,中国热情援助他国,尽显大国风范,赢得世界的喝彩。
不论天南海北,身处何方;不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哪个国家,请以最虔诚的感恩之心接受他人的热情,以最真挚的奉献之心给予他人热情,让热情流动起来,让世界因热情的传递闪闪发光。